一片幽靜的園林中,古老的柏樹與槐樹交錯生長,它們的枝葉在空中交織成一片清涼的避暑勝地。
各種奇特的石頭、玉座、金屬雕像以及精心修剪的盆景,不僅增添了園內景色的變化,而且使得整體景觀更加豐富多彩。
園中的地面,采用五顏六色的卵石鑲嵌,巧妙地拼接成福、祿、壽等富有吉祥意義的圖案,每一步都是一個獨特的畫面,使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精美的地毯之上。
園內有一座名為堆秀山的景點,是宮中重陽節登高望遠的好地方。
這里的石頭堆疊方式獨特,石階盤旋而上,山腰處有一條石雕的蟠龍,它正噴水嬉戲,形態生動。
山頂上則建有一座御景亭,從這里可以俯瞰四周的美景,將整個園林的景色盡收眼底。
御景亭中,少年朱佑極身穿袞龍袍,正專注地閱讀著一本資治通鑒。
他的身旁,梁芳和萬達一左一右守候著,還有那十大侍衛,他們時刻警惕著周圍的動靜,確保太子朱佑極的安全。
梁芳遞過一杯香茶,朱佑極接過后輕抿一口,隨即問道:“汪直和趙輔,已經出京了嗎?”
梁芳回答道:“主子,他們已經離開了京城,按照目前的行程,應該已經快到山海關了。”
朱佑極點了點頭,見梁芳手中還拿著東西,像是有事的樣子,隨后問道:“梁大伴,有什么事呀?”
“主子,這里有兩個事,一是剛剛兵部送來的奏本,里面是河套總兵許寧丟失城池的罪責處理,等著主子批紅!”
梁芳將袖中的兵部奏本,遞給朱佑極,朱佑極接過仔細一看。
朱佑極曾對許寧抱有厚望,畢竟許寧在紅鹽池之戰中,輔助王越立下過赫赫戰功。
然而,如今看來,許寧的能力似乎只限于勇猛,缺乏足夠的智謀。
朱佑極思索片刻后,果斷作出決策:“此次丟失河套的事,許寧自然難辭其咎。
但考慮到他過去的戰功,讓副總兵周璽接任新的河套總兵,千總劉寧升為副總兵,許寧則貶為千總,軍隊暫時駐扎在寧夏。
另外,讓劉瑾派人調查一下許寧是否與文官有所勾結。
如果沒有,就按照這個安排執行;如果有……”
朱佑極的眼神變得犀利起來,“再告訴我?!?
按照常規的軍法,他理應受到嚴厲的罪責,甚至可能被貶回老家養老。
然而,太子朱佑極考慮到許寧過去的英勇功績,決定給予他一個機會。
朱佑極深知,在戰場上,沒有人可以永遠不敗,機會可以給,但得看度,像目前這樣,影響并不大,城雖然丟了,兵馬大部分都還在。
因此,只要許寧沒有與文官勾結,朱佑極還是可以給他機會東山再起。
許寧被貶為千總,但這并不意味著他的軍事生涯就此結束,未來的表現將決定他是否能夠重回巔峰。
梁芳輕聲回道:“是的,主子,回頭我就讓人通知劉瑾,這里還有第二個事,是陜西鎮守太監馬永成送回來的奏本。
另外還有一個布兜,布兜里經過內侍檢查,是一個玉璽,好像是蒙古玉璽!”
奏本中還附帶了一個神秘的布兜,被內侍檢查后發現,里面藏著一個蒙古玉璽。
這個玉璽底座刻著蒙古文,顯然是成吉思汗的玉璽。
“哦?本宮看看?!?
朱佑極連忙接過玉璽,仔細看了看,的確是蒙古玉璽,底座刻著蒙古文,這應該是成吉思汗的玉璽。
“主子,奴婢查過文獻,這個蒙古玉璽,曾經宣宗朝和英宗朝蒙古瓦剌都曾經敬獻過。
宣德皇帝認為大明乃是正統,沒有玉璽大明一樣穩坐江山,所以并沒有收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