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過神來,長嘆一聲:“這樣的大臣,大明居然還能不滅亡,真是祖上顯靈了呀!”
牛玉突然變得一臉嚴(yán)肅:“這些事情,當(dāng)時的大臣們或許還能忍受,但真正讓他們無法忍受的,是下西洋的事情。
當(dāng)初鄭和的船隊下西洋,最多時只有兩百艘船左右。
而英宗皇帝因為缺錢,又受到文官們的壓榨,只好命令工部侍郎焦宏為八府總提調(diào)官,在福建一次性督造海船一百二十艘。
英宗皇帝想通過下西洋為國家賺取一些財富,畢竟沒有錢如何平定各地的叛亂和擊退外敵呢?
然而,他萬萬沒想到,連海上的財富,文臣們都要搶走,一點都不給國家留下。
有時候咱家甚至都懷疑,這些人是否真的是大明的臣子。
這樣的事情,估計是不會被記載在史書里的!”
牛綸問道:“如果真是這樣,后世之人又如何得知真相呢?”
牛玉輕聲說道:“若焦宏有意讓后世了解這群文官的嘴臉,他或許會在墓志銘中留下一些痕跡!”
牛綸急切地問道:“船只已造好,那些文官還能有何作為?”
牛玉輕輕啜了一口茶,笑道:“此事你尚未明了。
他們當(dāng)然不會公然阻撓,無人敢公然抗旨。
然而,暗地里就不同了。
記得當(dāng)年船只剛造好,江西的葉宗留和福建的鄧茂七便掀起了叛亂,而且都發(fā)生在出海口的關(guān)鍵位置。
繼續(xù)閱讀
這次叛亂與眾不同,他們并不殺害官員和地主,反而專門對付百姓和前來鎮(zhèn)壓的軍隊,意圖制造混亂,使海路無法通行。”
牛綸似乎有些明白了,他低聲說:“我明白了,所以正統(tǒng)十三年,英宗皇帝才會派軍平叛?”
牛玉微微一嘆:“那時的文官們,已經(jīng)對英宗起了殺心。
但要對皇帝動手,他們必須得調(diào)走軍隊。
因此,這兩處叛亂應(yīng)運而生。
英宗皇帝尚不知情,派遣了寧陽侯陳懋為總兵官,率領(lǐng)十萬大軍去平叛福建。
其中,有兩萬是京中的精銳,包括五軍營和神機營!”
牛綸疑惑地問:“叔父,既然福建和江西有叛亂,英宗皇帝為何不用其他地方軍隊平叛,而要動用京軍呢?
如果用地方軍隊,不就可以避免京中實力受損,英宗也許就不會出事了?”
牛玉笑了笑:“你能想到這些,那些文官豈會想不到?
當(dāng)時南方大部分地方軍隊都已被他們掌控,與叛軍勾結(jié),使得叛亂長時間無法平定。
而英宗皇帝派遣京中精銳,僅用了三個月便平定了叛亂。
這其中的深意,你可曾想過?”
牛玉之所以與侄兒牛綸長談這些,也是諄諄教誨他需增強防備之心。
尤其是對待這群文官,務(wù)必謹(jǐn)慎行事,以免遭受他們的暗算,這群文官,都是笑里藏刀,狡詐狠辣之人。
我爺爺可是大明戰(zhàn)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