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是聽瓦剌太師也先親口所言!”
朱佑極眉頭一挑,疑惑道:“也先?
那個曾俘虜過我英廟先帝的瓦剌賊子?
你怎會與他有交集?”
毛忠嘆了口氣,解釋道:“太子爺。
這其中必有誤會。
文人們總是愛捕風捉影,誣陷他人。
太師也先其實從未有過入侵大明的念頭,而且他也不敢吶!”
朱佑極朝梁芳使了個眼色,后者會意,立即遞上一杯熱茶,示意毛忠慢慢道來。
毛忠輕啜一口熱茶,緩緩說道:
“自大明立國以來,太祖皇帝北伐中原,覆滅了北元殘余勢力,一統天下。
那些北元余孽逃往蒙古高原。
重回故土。
然而元朝覆滅后,他們實力大減,無法再統一整個蒙古。
于是,北方蒙古諸部落紛紛分裂,那些殘余的元朝勢力在大明的不斷打擊下。
逐漸去除了元朝國號,臣服于大明。
甚至最終消亡。
其中,韃靼部落是蒙古草原上最為強大的勢力,被視為蒙古正統。
在太祖、太宗時期,他們曾多次侵犯大明邊境,但都被大明英勇擊退。
而瓦剌部落則僅次于韃靼。
位于其西側。
至于兀良哈部落,則是這三個勢力中最弱小的,自太宗以后一直處于搖擺不定的狀態。
韃靼與瓦剌之間互為仇敵,韃靼看不起瓦剌,并且認為瓦剌背叛了蒙古,與大明交好,因此雙方之間經常混戰廝殺。
大明則居中調解,并扶持勢弱的一方,以維護草原上的平衡,防止蒙古再次統一,威脅到大明的安全。
這樣一來,大明的北部邊防壓力也得以減輕。
一開始,瓦剌對大明也持敵對態度。
但后來,他們發現自己無法戰勝正統的蒙古韃靼部落,于是從宣宗時期開始。
瓦剌便真正臣服于大明。
而那也先,更是英廟皇帝親自扶持的。
他怎么可能進攻大明呢?”
朱佑極聞言,眉頭緊鎖,不解道:
“你說什么?
也先竟然是我祖父親自扶持的。
這怎么可能?
本宮聽說也先曾率領蒙古大軍進攻京城,后來是于謙一人堅持反對遷都。
并成功擊退了也先的十幾萬大軍啊!”
毛忠撓了撓頭,有些尷尬地說道:
“這……臣也不知是哪個佞臣給太子爺您傳了這些錯誤信息。
事實上,那也先首領姓綽羅斯,他根本就不是蒙古人。
別說他不是蒙古人,就算他真的是蒙古人,也不能當上大汗這個寶座。
在蒙古要當大汗,得有一個前提——必須得是黃金家族,他們傳承著成吉思汗的血脈,姓氏更是必須得姓孛兒只斤!”
就像草原上那匹最矯健的駿馬。
不是任何一匹馬都能成為馬群的首領。
只有血統純正的馬王,才能引領馬群馳騁在遼闊的天地之間。
大汗的位置亦是如此,不是任何一個蒙古人都能輕易坐上,它需要血統作為前提。
朱佑極聽了這番話。
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我爺爺可是大明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