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榷》與《明實錄》中。
那些塵封的歷史再度被翻開。
讓我們得以窺見那個時代的風云變幻。
第三日。
一支瓦剌軍隊,剛剛越過宣府,這支軍隊規模并不大,僅有兩千余人。
但他們并非南下侵擾的敵軍。
而是前來朝貢的使者。
帶隊之人正是淮王也先。
他身兼太師、中書右丞相等多重身份,但最為尊貴的無疑是淮王這一封號。
自正統六年朱祁鎮掌權后,也先便被封為淮王,從此成為了皇帝朱祁鎮在北方安插的忠實臣子。
作為大明親王的也先,對此封號倍感珍惜。
他不僅在瓦剌部落中炫耀自己的榮耀,還在每次進貢時都大聲宣稱自己是淮王。
并誓言永遠忠于皇帝朱祁鎮。
從正統六年起,他每年都親自率領使團前來朝貢,對皇帝的命令言聽計從。
無論是征戰還是其他事務。
都毫不打折扣地執行。
相較于也先的父親。
一生為大明效力卻僅獲封順寧王的待遇。
而也先卻是淮王,這是單字王。
是明朝親王待遇,朱祁鎮對也先的賞識與厚愛無疑讓也先內心充滿了激動與自豪。
“報!前方樹林中發現一支隊伍。
人數約二十余人,服飾各異。
既有錦衣衛之裝,也有京軍之服。
正在林中休憩,行跡頗為可疑,是否上前詢問?”手下急匆匆前來稟報。
淮王也先聽聞,心中不禁疑慮重重。
暗忖這莫非是土匪或強盜之流?
當即下令:“前去交涉,告知他們我們是瓦剌的進貢隊伍,為皇帝陛下獻上良馬而來。
速速讓道!”
待使者離去,也先的隊伍繼續前行。
不久,一名瓦剌兵疾馳而歸。
氣喘吁吁地稟報道:“太、太師……”
也先眉頭一皺,揮鞭怒斥:“都說了。
叫我淮王!這是大明皇帝陛下親賜的封號,豈容爾等輕慢!”
瓦剌兵慌忙改口:“是、淮王。
前方那支隊伍中。
竟、竟有大明皇帝陛下在休憩!”
也先聞言,頓時驚愕不已,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緒,沉聲問道:“你確定沒有看錯?”
瓦剌兵肯定地答道:“屬下已報明身份。
陛下讓淮王前去參見!”
也先深吸一口氣,整理儀容。
隨即率領朝貢隊伍前往參見皇帝朱祁鎮。
在一片茂密的林間。
皇帝朱祁鎮端坐于一塊巨石之上。
神態凝重。
四周,僅有數位錦衣衛和京軍士兵守護在旁,他們的目光堅定。
仿佛隨時準備為皇帝獻身。
淮王也先快馬趕來發現了皇帝。
他的眼中流露出深深的震驚。
“陛下,您怎會在此地?
不是說好,由臣前往京城與您會合嗎?”
“臣這次進貢的馬匹都帶來了!”
話語中充滿了關切與不解。
朱祁鎮尷尬地笑了笑,道:“不提那些了。
朕的武將謀反,襲擊了朕的車隊。
朕想要回到京城,你可否助朕一臂之力?”
話語中透露出一絲無奈與懇求。
“什么?”
“可惡這些人竟然敢做這種事?”
說完后,也先陷入了沉思。
沒人知道此時也先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