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狼子野心,非是良善的盟友。”
“他一心一意,要借助我的力量,攻討公孫瓚。”
“等到公孫瓚覆滅,他一定會侵占幽州,霸占大漢的疆土。”
鮮于輔嘆了口氣,道:
“公子所言極是,可眼下并沒有太好的辦法。”
劉和沉默片刻,突然眼睛一亮,道:
“我們還可以借助朝廷的力量。”
鮮于輔露出疑惑的神情:“朝廷?”
劉和點了點頭,追憶道:
“沒錯,朝廷在楊業父子的執掌下,南征北戰。”
“已平定司隸、涼州、并州諸州,勢力龐大。”
鮮于輔思索了一會兒,道:
“明公是朝廷親任的大司馬,還是幽州牧。”
“公孫瓚枉殺朝廷大臣,楊業父子理所應當主持公道。”
閻柔走上前來,沉聲道:
“公子的辦法,不失為良策也。”
“不過人心叵測,最好試探試探楊業。”
劉和微微頷首,慎重道:
“不錯,我立即寫信到并州。”
劉和回到書房,提起筆,思緒萬千。
他深知這封信的重要性,它關系到自己能否為父親報仇,能否守護幽州的百姓。
劉和斟酌著每一個字,將自己的遭遇和困境詳細地寫在信中,希望能獲得朝廷的支持。
閻柔看著劉和,眼神堅定地道:
“公子,我親自去送信。”
“此信關系重大,我定當不辱使命。”
劉和微微點頭,眼中滿是信任之色:
“善,有朝廷的大義,我們的行動,也會順利許多。”
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說罷,劉和挽起閻柔的手,兩人親密無間。
二人一同走在出城的道路上,陽光灑在他們身上,為他們披上了一層柔和的光輝。
劉和一邊走著,一邊叮囑閻柔:
“此去路途遙遠,定要小心謹慎。”
“務必將信安全送達并州,切不可有任何閃失。”
閻柔鄭重地回應道:
“公子放心,柔定當竭盡全力。”
“哪怕赴湯蹈火,也在所不惜。”
劉和停下腳步,望著閻柔,感慨地道:
“此次行動,關乎幽州百姓的命運,也關乎為父報仇之事。”
“你肩上的擔子不輕啊。”
閻柔挺直了脊梁,道:
“公子之托,閻柔銘記于心。”
“我定會不負公子期望,為公子,為幽州百姓,拼盡全力。”
劉和拍了拍閻柔的肩膀,道:
“好,我在幽州等你的好消息。”
“愿你一路平安,早日歸來。”
閻柔拱手行禮,然后轉身跨上戰馬。
他帶領著幾名親信,向著并州方向疾馳而去。
劉和望著他們遠去的背影,心中充滿了期待。
這封求助信,將是他們戰勝公孫瓚的關鍵。
在閻柔出發后,劉和回到城中,繼續籌備著復仇的計劃。
他與鮮于輔等人商議著軍事部署,招募士兵,籌集糧草。
只有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在與公孫瓚的戰斗中取得勝利。
而閻柔一路上馬不停蹄,歷經千辛萬苦,終于抵達了并州。
他懷揣著劉和的信,猶如懷揣著幽州百姓的希望。
三國:聯軍逐我,反投董卓霸貂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