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到底能到多少?”上官雨又問。
“肯定不止一萬八了。”余耀笑了笑,“不過畢竟是民窯的東西,明代的法花釉精品,也就是十萬。”
“那也是不小的漏兒啊!”上官雨擺手,“不似那幅《野林駿行圖》,一幅高仿,本身價值都到不了十萬,居然開價百萬!”
余耀接過話題,“這幅畫,雖是高仿,但確實有可圈可點之處。這郎世寧畫馬,宮廷畫,畫得都太過嚴謹,甚至說太板;這畫呢,筆法和郎世寧極像,馬卻平添了幾分生氣!所以你想買,我也不奇怪,但你又說‘還有道道’······”
“因為我能看出這是誰仿的!此人,算是仿郎世寧最厲害的一位了!”
“啊?”余耀還真是吃了一驚,“這畫,應該是后門造吧?但我看不像是馬晉的手筆。”
所謂后門造,之前簡單提過,是指在清末民初,在地安門,也就是故宮后門一帶,有不少字畫鋪子,以經營假畫為主業。所造的假畫,主要就是清代的“臣字款”宮廷畫,兼帶明代名畫。
作偽所用材料,不少是清宮流出的老絹老紙老墨;而請來的仿作畫家,大多也都不是庸手,比如請過畫家祁昆來畫唐伯虎。
這后門造的假畫中,相對最多的,就是郎世寧的作品。郎世寧的作品中,相對最多的,又是馬。其中有個畫家也姓馬,叫馬晉,仿郎世寧的馬最出名。
馬晉的父親曾經為一個滿清貴族管理馬匹,所以馬晉從小愛畫馬;后來他又跟著一位宮廷畫家學習,得見郎世寧的真品,便開始參照學習郎世寧的畫法。
馬晉本身也有自己獨立的作品,比如齊白石還曾經給馬晉畫的馬題詩。但是據余耀所知,“后門造”店鋪是請馬晉畫了不少“郎世寧”的。
但是這一幅《野林駿行圖》,余耀感覺不是馬晉的手筆。
上官雨解釋道,“不是后門造,不是馬晉。此人,連全名都不曾留下,但是我聽何以濯先生詳細解說過他的特點!何以濯先生之所以這么熟悉,是因為何上善掌眼有過他的作品,研究之后還曾嘆道單論郎世寧的馬,我仿不過他啊!”
“噢?民國年間還有這等奇人?”余耀起了興趣,“這樣說話不太方便,咱們找個地方,邊吃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