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在升學考試的戰場上,秋菊憑借著自己的堅韌與聰慧,以全鎮第二的優異成績,成功升入了民政初中。那是她用無數個日夜的苦讀換來的成果,每一分都凝聚著她的汗水與努力。當她離開熟悉的小學時,心中滿是對未來的憧憬,卻也夾雜著對秀玲老師深深的不舍。 她告別了那個陪伴她度過三年美好時光的秀玲老師,告別了那充滿回憶的校園。在民政初中的日子里,學習的壓力如潮水般涌來,但每當夜深人靜,秋菊總會想起秀玲老師。那溫柔的笑容、善良的眼神以及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了她的夢境。 在后來漫長的若干年里,秀玲老師的身影時常出現在秋菊的夢中。在夢里,老師還是那樣美麗動人,用那輕柔的聲音為她講解知識,用溫暖的目光鼓勵她前行。然而,每次從夢中醒來,秋菊的心中都會涌起一陣苦澀。她沒有勇氣再回到母校去見秀玲老師,因為生活的無奈讓她與大學失之交臂。她覺得自己辜負了老師的殷切期望,辜負了老師多年來為她付出的心血。那是一種深深的愧疚,像一道無法跨越的鴻溝,橫亙在她與老師之間,讓她在回憶起過去時,總是滿含淚水。 秋菊升入初中以后,即將要畢業的那一年,情況更加糟糕。林兒當時還在生產隊擔任隊長一職,工作本就繁忙又責任重大。可不知怎的,他把村里人交公糧后的一張票據給弄丟了。這可急壞了林兒,沒辦法,他只能自己挑糧食去幫人家補交。這一來,家里的糧食就更緊張了,那年秋季,正在讀初中三年級的秋菊的學費只能先欠著學校。 學校那陳舊的廣播喇叭里,時不時就會傳出那冰冷而又刺耳的播報聲:“請欠學費的學生某某某及時繳納的通知。” 那聲音如同無情的鞭子,一下又一下地抽打著每一個欠費學生的心。 其他學生還好只要不是一個班的基本都不認識,可秋菊在初中這幾年學習成績依然是名列前茅,全校師生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然而,這看似榮耀的名氣,在欠費的現實面前,卻成了傷害她自尊的利刃。 秋菊坐在教室里開始心猿意馬起來,她回憶起初中這三年時間,自己由于經濟原因讀書的艱辛過程。姑父向老師為她爭取貧困學生的名額。那每年一百塊錢的補助,雖然在旁人看來或許微不足道,但對于秋菊一家而言,卻如同沙漠中的甘霖,是能讓她繼續學業的救命稻草。 這爭取補助的申請單要兩三個村干部簽字。其中有一個村干部,是她同學的父親。那個同學,在學習上一直努力追趕秋菊,卻始終望塵莫及。可她家庭條件優越,父親是村支書,家里衣食無憂。每當秋菊懷著忐忑的心情來到她家,請求簽字時,她那種從骨子里透出來的優越感便展露無遺。她會微微揚起下巴,用一種看似不經意卻又充滿審視的目光打量著秋菊,仿佛在看一個低她一等的可憐人。 她的嘴角總是似有若無地掛著一絲微笑,那笑容里沒有友善,只有嘲諷和得意。她會故意在秋菊面前炫耀自己的新文具、漂亮衣服,話語間還會夾雜著對秋菊貧困家境的暗示。 而秋菊總是穿著濤濤哥哥穿不得淘汰下來的衣服。那些衣服雖說干凈整潔,可到底是男孩子的款式。就因為這,總有一些心懷惡意的同學嘲笑她,這深深刺痛了秋菊的自尊心。 但她不敢向父母傾訴,因為幾年前發生的一件事讓她記憶猶新。那時,奶奶為了給她買一件女孩子的襯衣,拿出了自己好不容易攢起來的 50 個雞蛋去換錢。可村里有些人卻在媽媽面前挑唆,說:“你這當媽的怎么回事啊?婆婆本來日子就不好過,你還讓她給你女兒買衣服。”結果,原本是奶奶疼愛孫女的一件好事,卻引發了婆媳倆激烈的爭吵。最后,那件橙紅色帶著漂亮花邊的衣服,媽媽也不許秋菊再穿了,這成了秋菊心中一道難以言說的傷。 這種情況在秋菊心里數不勝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