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我們需要進行更詳細的財務分析和市場預測。
我們不僅要考慮短期成本,還要權衡長期技術發展和市場競爭力。
會后,我們再深入評估方案的利弊,然后再做出最終決定。”
這個建議得到了在座所有人的贊同。
事實上,作為一位對技術有深入了解的領導者,汪傳福心中早已有了定論。
他清楚地認識到,除了接受技術授權,比亞笛幾乎別無選擇。
這不僅僅是一個商業決策,更關乎公司的未來生存。
他設想了一個令人不安的場景:如果有競爭對手搶先與未來科技集團達成合作,獲得了獨家技術授權,那么比亞笛的鋰電池項目將面臨滅頂之災。
這種情況下,比亞笛將被迫只能購買競爭對手的鋰電池,不僅會大幅增加成本,更會導致公司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失去核心競爭力。
這樣的后果無疑會引發股價的持續下跌,甚至可能危及公司在新能源領域的整體布局。
雖然技術授權的費用看似高昂,但與可能失去市場主導地位的風險相比,這筆投資是值得的。
因此,盡管心中已有決斷,汪傳福仍然鼓勵團隊進行全面的分析和討論。
他希望通過這個過程,讓所有人都能理解這個決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讓技術團隊清楚,技術落后,處處是困境。
三天后,
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汪船福致電給郝強,表示愿意合作。
不能再等了,這三天時間,他都沒睡一個好覺,還不如早點確定下來心安。
“行,合作愉快!”
“好的,合作愉快,我明天和團隊過去細談。”汪船福結束通話后,松了一口氣。
兩天后,
經過深入的商討,比亞笛與未來科技集團最終達成了協議。
合作條款基本沿用了之前商談的框架,技術授權為磷酸鐵鋰電池技術,主要內容如下:
1. 首付款為五千萬元。
2. 比亞笛承諾在三年內正式投產。
3. 投產后的年產能不得低于2GWh。
4. 技術授權費用為電池包售價的5%。
5.年產能超過10GWh,超出部分的費率為電池包售價的4.5%。
在雙方簽署協議的當天,雙方聯合召開媒體記者招待會,向公眾宣布了這一重大合作。
次日,恰逢周一,這個消息在資本市場引起了巨大反響。
當天收市時,比亞笛的股價大幅上漲12.3%(港股是沒有漲跌幅限制的)。
在接下來的兩個交易日里,比亞笛的股價繼續攀升。
直到第四天,股價才逐漸趨于穩定。
總的來看,相較于合作宣布前的股價水平,比亞笛的股價在短短三天內累計上漲了接近20%。
這一顯著的漲幅不僅反映了投資者對這次合作的高度認可,也體現了市場對比亞笛未來發展前景的樂觀預期。
同時也說明了,未來科技集團的威力。
重生2004:我寫字能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