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合材料【國際一流】;
高端覆銅板、高性能封裝基板等電子封裝材料【國際頂尖】;
先進傳感器材料【國際頂尖】;
高世代面板用玻璃基板、高端偏光片等先進顯示材料【國際頂尖】;
金納米粒子、石墨烯、碳納米管等納米材料【國際一流】
……
“要不做半導體?”
郝強終于看到半導體技術出現在技術商店中,不禁心生向往。
技術水平達到國際一流,可以制造12英寸晶圓。
【提示:2002年至2004年間,12英寸晶圓逐步實現大規模量產;
在未來十五年內,半導體行業的主流晶圓尺寸還是8英寸和12英寸】
只是,這行業太費錢了。
能夠生產多種規格的硅晶圓,投資范圍:10億至50億美元;
若是大型先進工廠如生產最先進的硅晶圓或新型半導體材料。
投資范圍:50億美元以上,可能高達100億美元或更多。
此外,需要大量的人才,他去哪里找。
值得一提的是,芯片EDA軟件(設計)、晶圓制造(原材料)、芯片制造(成品),是芯片制造的三大關鍵,少了一樣都不行。
光有原材料,還是沒法制造芯片,特別是光刻機被老外卡得死死的。
如果能夠生產12英寸高質量晶圓,的確不愁賣。
郝強擔憂的是,老外會對他進行商業限制。
若是打算制造芯片,最好三樣都能實現。
郝強考慮了下,還是遺憾搖頭:“晶圓暫且放下吧,等技術商店達到8級,目前還是慢慢積累人才。”
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眼下,他決定繼續專注于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發展,以賺錢和積累技術為主。
接著,郝強將目光轉向軟件技術領域。
技術商店提供了多種軟件選項,包括工業控制系統、數據庫管理系統、CAD/CAM/CAE軟件、高端PLM軟件、先進制造執行系統MES、編譯器和開發工具、EDA軟件等。
未來科技集團缺軟件嗎?
確定,軟件一直是未來科技集團和郝強的短板。
公司目前使用的CAD/CAM/CAE軟件都是購買的。
不僅花費高昂,而且存在諸多問題。
這讓郝強意識到,提升軟件研發能力勢在必行。
最后一個技術領域是工業機器人,這也是一個頗具前景的方向。
如果未來科技集團計劃進軍智能機器人領域,以工業機器人作為基礎是個不錯的選擇。
然而,郝強不想浪費寶貴的選擇機會。
他回想起未來美滴收購KUKA的事,但KUKA的操作語言過于復雜,不利于普及。
相比之下,ABB或日系機器人的操作系統更加簡化,尤其是日系機器人,更適合國人的使用習慣。
郝強親身操作過各種工業機器人,不得不承認日系產品的易用性確實出色。
如果要進軍這個領域,開發一套適合國人使用的操作系統將是關鍵。
只是,目前郝強并不打算進入這個行業。
兩天后,
經過深思熟慮,郝強梳理了未來科技集團的發展規劃和當前形勢,最終做出了戰略性的技術選擇:
1. 技術領域1:
- 汽車減振技術【國際一流】
- 智能車機系統技術(包括駕駛輔助系統)【國際頂尖】
2. 技術領域3:
- 高端芯片設計軟件(EDA軟件)【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