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母輕輕應了一聲。
吃完飯,馮母便匆匆趕去上工,而馮父則留在大隊部門口等著分工。然而,他以為的除草工作并沒有等來,反而迎來了公社的緊急通知——全民煉鋼。
公社提出的口號是:“趕超鷹國,做到世界最強。”
經過一番商議,他們決定選擇大隊西邊的,也就是馮青青家的右后方作為煉鋼的試驗點。之所以選擇這個地方,一是這里地勢較高,二是考慮到這里靠近水源,便于取水。
于是,馮父他們就開始動手搭建煉鋼爐。煉鋼爐需要大量的磚頭,他們便去扒地主家的廢棄墻頭。
他們大隊是按姓氏居住的,一共兩個姓,馮姓是占據一大半,村東面有幾家姓洪,兩個姓氏姻親關系錯綜復雜,所以相處的也很好。
地主也是和他們一個姓。當初分產到戶的時候,地主主動搬離了自家的院子,在旁邊重新建了房,融入了大家的生活,于是那個院子便空了出來。
這次煉鋼時,隊員們索性將那院子的墻給扒掉了,如果磚頭不夠,就繼續扒房子。最后馮家村用磚頭和黏土建成了大大小小七八座煉鋼爐,每座煉鋼爐外面都配有一個小小的臺階。
馮青青遠遠地看著已經建好的煉鋼爐,心中感慨萬分。十幾座煉鋼爐占地面積頗大,周圍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那片地里的莊稼不用想了,肯定是報廢了。不過不只那片地,其他地方也不用想了,大家現在像打了雞血一樣一心煉鋼,地里早就沒人去上工了。
現在除了食堂的嬸子大娘們還帶著幾位婦女種些蔬菜之外,其他人都在煉鋼爐旁忙碌著。
至于工分,這個時候誰還管工分不工分,吃的都一樣,又管飽。
馮青青也顧不得暴露還是忍不住提醒:“爹,糧食吃完了怎么辦?”
馮父完全沒有了之前的擔憂,一臉輕松地說道:“這個不用擔心,今年好多地方的產量達到萬斤,這么高的產量怎么可能餓肚子?”
馮青青皺著眉頭,語氣擔憂地反駁:“可是爹,咱家這里都沒有下雨呢。”
馮父:“其他地方下了唄,報紙上都寫了還能有假?你小孩家家的,吃飽就行,跟誰學的還操大人的心。”
好吧,馮父馮母也被報紙上的消息蒙蔽了。
第二天清晨,天還沒亮,馮父和馮母就已經醒了,但兩人并沒有立刻起身,而是摸黑在床上交談起來。
馮青青是被他們的談話聲吵醒的,隱約聽到馮母問道:“建設,咱家兩個鍋都交上去嗎?”
馮父猶豫了片刻后回答道:“要不先交一個,看看其他人怎么交的再說?”
馮母又問:“那我們交大鍋還是小鍋?”
馮父:“交大鍋。”
馮父頓了頓,又接著說:“三個孩子怎么辦,估計咱們得去山上一天呢。”
馮青青迷迷蒙蒙地聽著。
馮母沉默了一會,她也發愁。
她家孩子還太小,最大的才六歲,平時他們下地干活時,半途還可以抽空回家看一下,但這次要去山上,離得遠,得去一天。
于是,馮母提議:“要不,把青青帶上,讓拴柱帶著國良留家里。”
馮父想了想,覺得這也是個辦法,便回答道:“也行。”
天剛蒙蒙亮,馮父和馮母就起床了。他們先去食堂吃了早餐,然后帶上中午的飯,又把孩子們的早飯端回家里。
馮母輕輕叫醒了睡眼惺忪的拴柱,并叮囑他好好照顧弟弟,之后,她小心翼翼地把睡得正香的馮青青抱進背簍里,背在自己的身后。
當他們到達山腳下時,天空已經大亮。
陽光透過樹葉灑下斑駁的光影,背簍里也有光斜照進來,外面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