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陣陣嘈雜的人聲和腳步聲。
馮青青迷迷糊糊地從晃晃悠悠的背簍中醒來,伸手揉了揉酸澀的雙眼,抬頭向上看一片漆黑。
過了一會兒,她才意識到自己身在何處,原來是被馮母放在背簍中,馮母還用布將背簍口蓋住了,以免太陽直射到她身上。她下意識地喊了一聲:“娘!”
“哎呀,你家青青醒了。”只聽一個陌生女人的聲音傳來。
馮母聽到后,扭頭看了一眼,輕輕揭開布的一角,溫柔地對背簍中的女兒說:“青青醒了呀,是不是要尿尿?我們馬上就要到了,再忍耐一下哦。如果你餓了,背簍里放的有吃的。”
馮青青朝身旁看去,果然發現旁邊放著一個用布包起來的包裹,摸上去還熱乎乎的,顯然是剛剛出鍋不久。
然而此刻的她剛剛睡醒,并沒有饑餓感。她把手伸向背簍邊緣,用力把布拉下來,借力站了起來,隔著背簍趴在馮母的背上,眼睛卻在向四周張望。
這還是馮青青第一次來這里,她好奇地打量著。進入山腳之后,或許是因為樹木繁多的緣故,氣溫明顯降低了許多,讓人感到涼爽宜人。
這座靠近馮家村的山并不算高,但由于山上石頭眾多,所以村民們都習慣稱之為石頭山。實際上,石頭山并非完全由石頭構成,山上長滿了郁郁蔥蔥的各類植物,還有許多小動物。而石頭山的背后,則是連綿起伏的山脈。
過去,每年秋收結束后,村里的人們都會來到這里撿拾山貨。平時一些年紀較大的孩子也會跑到這里挖野菜、采摘野果。
不過馮家村的人都是在石頭山附近活動,很少進入深山。據說,在四二年大旱的時候,曾有人冒險進入過,卻再也沒有走出來。
“青青,我們到了。”
馮母將背簍放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把女兒從背簍里抱出來。這時,馮青青才發現,原來一同跟來的還有幾個小孩子,其中兩個還不會走路。
馮母把馮青青帶到一個隱蔽的角落解決了個人問題,又貼心地倒了點水讓她洗了洗手,然后才拿出一個饅頭遞給她。
馮青青抱著一個比她臉還大的饅頭,坐在馮母身邊慢慢地吃著。其他幾個孩子也和她一樣,安靜地吃著手里的食物。
年代饑荒:我家有個小菜園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