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應了阿羅的那句話,自從有了女兒之后,紀弘成更加變本加厲,不再料理朝中事務。其實這倒不是因為他喜得小翁主,忘了一切,而是他感覺,自己的一切,新宋的一切,來到了一個新的轉折點,他需要重新布局,謀劃下一步大棋。
紀弘成這段時間實在太忙了,就連給將要出生的女兒起個名字都一直沒有完成,現在女兒出生了,他的第1件事就是要為女兒想一個好聽的名字。
原本文天祥等人,都說了要為小翁主取個名字,但紀弘成都搖頭拒絕了。這怎么能夠假手于人呢?他必須親自來。
最后紀弘成為女兒起名為寶兒。一開始阿羅和春蕊都覺得有點俗氣,不過叫著叫著也就順嘴了,反正除了自己家里人,別人也沒人敢叫這名字,都直接叫他做小翁主。甚至有不少人叫她做公主殿下,不過紀弘成明確反對。這倒不是他的女兒配不上這個稱號,而是他知道這個稱號意味著什么,這與自己要帶著這個世界走向自己來的那個后世,在價值觀念上存在沖突。
朝中的文武大臣們提出要為小翁主的出生,舉辦一個盛大的慶典,這個提議也被紀弘成給拒絕了。他明確的說,從此以后,他和家人要少在公眾面前露面翁主和公子的身份也不要公諸于眾,就讓他們做個普通人。
之所以如此考慮,是因為紀弘成在后世時深切的感受到,作為一個公眾人物,其實是有很多不幸福之處的,一舉一動都會受到特別關注,尤其在新宋即將到來的互聯網自媒體時代,公主和公子的身份一旦暴露出去,不是一件好事。就連他們逛街逛個公園,到沙灘上曬曬太陽,游游泳,都會被無數的攝像機對著試想那該有多難受。
不僅如此,紀弘成還把朝中大小事物都安排給文天祥全權負責,并且還把自己的許多得力干將和親信,都留給了文天祥做得力助手,自己只留下幾個丫鬟。
當然他君長的身份還是要保留的,因為他下一步的計劃能否成功,自己毫無把握,一旦到時候遇到自己料想之外的事情,作為新宋的君長,統領南北可以對抗一切力量,抵御一切風險。
自從新宋翁主出生之后,人們發現他們的君紀弘成再也沒有在電視上露面過一次,君上的家人也一直沒有在媒體出現過。盡管人們私底下議論紛紛,但首府文天祥主持大局,新宋依然是非常穩定。紀弘成當初定下的新辦教育之策,在穩步推進;南北建立聯合政府的步調,一直在穩步推進;大家對明天,對新宋未來的希望,不但沒有絲毫減少,反而幸福感蒸蒸日上。他們眼睜睜的看著這個世界正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豈能對未來沒有信心?
私底下自然有人在暗自議論,紀弘成是不是有意把華夏的大局交給文天祥來主持?紀弘成是不是要退隱?每一次,文天祥以首府的身份出來主持工作,都要中規中矩的表明,他所做出的一切決定,都是在君上的授意之下作出的,因此紀弘成在朝野的存在感,并沒有減弱多少,大家反而覺得軍上一定有什么大動作,就像當初在研制導彈,和飛機一樣,每一次他復出,都有驚天的神兵問世。
其實紀弘成把朝政交給文天祥,幾乎是全權移交,正所謂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有一切有文天祥來操辦,他也不愿意指手畫腳,除非文天祥有嚴重失誤,導致事態的發展偏離了原來的軌道,甚至走向反面。
光陰荏苒,日月如梭,仿佛就在彈指一揮間,紀弘成27歲了,不僅是一國之君,還是一家之主,是兩個孩子他爹。
現在的圣兒已經5歲,現在的寶兒也兩歲了,雖然走路依舊有些跌跌撞撞,但當他用動聽的童聲叫一聲阿爹的時候,紀弘成的心立刻都要化了。
自從來到這個世界,紀弘成從來沒有感覺到自己的心離這個世界如此之近。其實現在在他的心目中,實現回歸到后世的那個夢想,已經沒有那么重要,他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