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船,能夠扛住幾十尺高的大浪,能夠遠洋航行,不需要風帆。“
老船師冷笑道:
“老朽雖然不才,但已是年紀一大把,從來沒有見過鐵做的大船,也沒有見過沒有風帆就能夠在大海里航行的大船,難不成海船還要靠劃槳?我就想問問紀師,是誰給你那么大的自信?“
這就尷尬了,紀弘成還沒遇到過這樣的人,似乎對自己很不滿啊。
褚登科見情況不對,大聲呵斥道;
“老袁,怎么說話的你?“
紀弘成制止褚登科,然后對老船師道:
“小袁啊,要說師祖我為何如此自信,你去水西坊看看就知道了,或許你看看水西馬車,看看神機炮,我紀弘成吹過的牛,哪一樣沒有實現?“
老袁不買賬,倔強的道:
“我的意思是,誰給你的自信做我的師祖,老朽雖然不濟,但在造船方面,自信還沒人能夠超過我。“
紀弘成笑到:
“小袁啊,乖,你制造的這些,不是能夠乘風破浪的大海船。徒孫們都聽著,將來我們要造鐵甲船,不用風帆,不用人劃槳,可以在大海中航行的大鐵甲船。“
老袁這回不反駁了,他算是徹底服了,他聽說這位紀弘成曾經是個傻子,莫不是傻病又犯了?跟一個傻子理論,反而是自己不對了,老袁選擇閉嘴。
跟在老袁身后的一桿大師傅也搖搖頭。他們都不是水西人,是這珠江口的造船師傅。大宋皇帝駕崩,蒙古人要來的時候,如卡阿諾將軍派水西軍來保護他們,他們很感激。
可是紀弘成算什么東西?要說造船,你水西那大山旮旯里,能造個獨木舟我信。
一個水西生源卻不這么認為,認真問道:
“師祖,你所說的鐵甲船,是用鐵打造的船只嗎?會不會太重沉入水里,或者生銹……“
紀弘成道:
“你提出的問題很好,從今天起,你可以不用參與造木船了。你專門研究鐵甲船。你可以做個模型,想辦法讓它漂浮在水里,想辦法讓它不生銹。“
很多老師傅嘆息,這不是過家家嘛,哎!
可是紀弘成不是過家家,接著吩咐道:
“褚登科,立刻成立鐵甲船研究組,就以這位徒孫為組長,他可以在作坊內挑選幾個人做助手。這幾個人的俸祿照發,另外調撥一筆銀子給他們使用。“
那位生源聽師祖來真的,連忙擺手道:
“師祖,不行的啊,徒孫恐怕會辜負師祖的的期望,還是,還是……“
紀弘成道:
“哪里有打退堂鼓的道理?你就大膽的接下吧,到時候造不出這鐵甲船,我紀弘成與你一起擔干系。你叫什么名字?“
那位生源一臉窘迫道:
“徒孫,牟金牛。“
“好,小牟啊,每十天跟褚登科報告一次研究進展,如果你研制不出鐵甲船,師祖我恐怕會被那位小袁逐出師門,到時候,只有他來當你們的師祖了。“
說吧,紀弘成哈哈大笑,揚長而去。
本來他想要告訴這些造木船的工人們,還可以搭建一根大橫梁,裝上幾個滑輪組,這樣搬運材料上甲板,會省很多力氣。可是他改變主意了,這木船也沒有什么擴大生產的必要,夠用就行,關鍵要早日研制出發動機,鐵甲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