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弘成立刻想到,與文天祥的這場辯論,意義重大,只有楚照月這一個觀眾,實在太少了。
他想讓華夏一統的觀念深入人心,要說服的可不只是文天祥,還包括忽必烈,還包括天下人。
每一個人都是華夏的主人,包括大都的南人們也應該有這個覺悟,何不搞一場公開的辯論?就算不能說服天下人熱愛大華夏,至少《華夏一統論》這部書會火,能多買點錢也是極好的。
忽必烈會答應嗎?
紀弘成認為,忽必烈不但會答應,沒準還會來當裁判。宣揚的他的大一統思想,這可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同時也是彰顯他天下正主地位的大好時機。
紀弘成打定主意,便對文天祥道
“天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其實這句話還有另一層意思——天下大勢,不是你我二人動動嘴皮子私下決定的。咱們何不來一場公開討論?”
文天祥道
“不必了,紀先生,你的志向和意圖,已經定了,我文天祥改變不了什么,忽必烈也不能。如今我大宋已經失敗,接下來誰是風流人物,那是你們的事,與我無關,與我大宋無關。”
紀弘成沒有反駁文天祥的話,而是道
“天祥,你錯了,跟你有關。你所說的大宋失敗了,指的是趙家王朝失敗了?其實,天下是所有人的天下,不是某個人的天下。我說的華夏一統,不是天下屬于某個人的一統,而是人人當家作主的一統。”
“人人當家作主?”
“就知道你沒有完理解文明和富強的意思。不懂沒關系,說著說著,做著做著,你都就懂了。”
經過紀弘成的提點,文天祥似乎抓住了一點重要的東西。民主、文明、自由、平等?這些字眼鋪天蓋地的從他的腦中閃過。真的有這樣的世界?
紀弘成說得沒錯,趙禥死了,可大宋山河還在,大宋子民還沒有受到屠殺,自己的父母親人也還在。
當然,賈似道可能還沒死,賈似道都活著,自己憑什么死?
文天祥點點頭,算是答應了紀弘成的要求。他知道,自己應該做更加詳細的準備,既然是要說給天下人聽,就要觸動天下人的靈魂。他也希望紀弘成準備充分一點,能把新華夏的主張講深,講透。
文天祥知道,這次公開辯論,恐怕會觸動忽必烈的敏感神經,可能會惹來殺身之禍。不過他不怕,既然是公開的,料想忽必烈會有所顧忌。
紀弘成公開提倡華夏大一統思想被殺,忽必烈必然會把自己放到了天下渴望一統之人的對立面。與紀弘成辯論,維護大宋正統被殺,作為宋臣,作為一個反正都活不了的階下囚,這個死法無疑是最劃算的。
果然不出紀弘成和文天祥所料,忽必烈答應了。不但答應了,還為二人忙前忙后。
三天后,按照紀弘成的要求,辯論在南郊的一座高臺上進行。
皇帝的儀仗,坐北朝南,文天祥與紀弘成則分左右對坐。
高臺之下,成千上萬人席地而坐,元軍把人群分割成數十塊區(qū)域,這是為了防止有亡命之徒借機鬧事。
紀弘成知道,這么大的場面,肯定有別有企圖之人混入,有元軍在場是件好事。
忽必烈先開口道
“水西紀弘成先生,宋國文天祥先生,今天當眾舉行一場意義重大的辯論會。朕提醒在場的所有人,無論你是南人、漢人、色目人還是蒙古人,你都是華夏人,今天兩位先生的討論,是華夏公議,不是個人私事,更不是種族的邦國之間的利益沖突,你可以帶著耳朵來,也可以用你的舌頭說話,但不能搗亂,否則,格殺勿論!”
忽必烈雄視場,場上頓時鴉雀無聲。
這次忽必烈挑的,是御林軍,保證令行禁止,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