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之所以那么瘦弱,是因為他一路絕食而來。國家的滅亡給他帶來的痛苦不亞于切膚刮骨,他要用這樣的方式降低自己的感知能力,從而減輕一點疼痛。
見到紀弘成的時候,他表面上還算恭敬,也很平靜,其實他在心里認為,如果紀弘成沒有投靠忽必烈,那也未必是自己的朋友,他心里早有一個猜測。
文天祥進了沁園,紀弘成便讓楚照月給他送去飯食。原本以為文天祥會絕食到底,至少要費一番口舌勸慰,沒想到他看也沒看楚照月一眼,狼吞虎咽的就吃了起來。
此時的文天祥正值壯年,身體只要不病入膏肓,就不會那么容易垮掉。他吃完了楚照月送來的所有東西,把茶水都喝光了,然后便蒙頭大睡。
紀弘成正樓的后窗就能夠看到沁園。在文天祥想沉睡期間,忽必烈派人來過兩次,楚照月和幾個下人輪流守護,他們怕這家伙醒來想不開上吊自殺。
紀弘成卻知道,文天祥不會自殺,絕食也不是為了自殺。他雖然體會不了文天祥的亡國之痛,但他能夠體會他的愛國之心,思鄉之情。
文天祥提到,“朝聞道,夕死可已”,他便明白了,在沒有聞道之前,文天祥這樣的人是不會死的。他可以手無縛雞之力,他可以面對滅國仇敵依然文質彬彬,但他絕對不是以死逃避的懦夫。
文天祥這樣的人,只要國家還有一絲希望,他都要去努力,他們身都布滿粗大的神經。他會比別人更容易感覺到痛苦,正是因為他們感官更敏銳,他們感知危險或者希望的能力更卓越。
第二天,文天祥醒了,他推開窗,斜向上仰望紀弘成別院主樓,紀弘成也看到了他,兩人沒有任何交流。
片刻之后,春蕊和楚照月同時出現在文天祥的窗前,楚照月奉上豐盛的飯食,春蕊則給他送上一本書。
文天祥又開始狼吞虎咽,對書,卻沒什么興趣。春蕊道
“文大哥,這是公子送給你的書,公子說,你此刻的困惑,這本書里都有答案?!?
文天祥終于停下看了春蕊一眼,又看了第二次給他送飯的楚照月一眼。他本來想,吃飽了,睡好了,好好說服紀弘成抗元,沒想到紀弘成根本沒給他這個機會,直接給本書就把他打法了。
這樣也好,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想要讓水西神機炮的槍口對著蒙元,達成自己的戰略構想,沒那么容易,最關鍵的就是要打破紀弘成坐山觀虎斗的心理。
文天祥伸手去那書,見到是《華夏一統論》,他不禁有些好奇。其實他似乎在哪里聽說過這本書,卻一直以為是哪個漢奸文人為了迎合忽必烈搞出的歪理邪說。
封面上明明白白寫著“紀弘成著”的字樣,文天祥來了興致。以他的判斷,紀弘成絕對不是為忽必烈跑堂的主,既然這本書稿出自他之手,必有自圓其說的高論。
當然,無論你如何自圓其說,無非是縱橫捭闔之學,我大宋江山讓你們這些人說來說去……
一天之后,紀弘成與文天祥都來到沁園。
紀弘成跟平時一樣,春蕊站在身后。
文天祥很正式,讓楚照月為他買了一身新衣服,也沐浴更衣,如同舉行一場祭祀。
見到文天祥這么莊重,紀弘成也不忍心太隨意,甚至不忍心笑。
春蕊站在紀弘成的身旁,她卻帶著淡淡的微笑,不過這笑沒有讓人覺得不舒服,反而似在安撫受傷的靈魂。
楚照月奉上茶水,就要退下,紀弘成道
“照月姑娘不必回避,你也可以聽聽。”
經過數月的相處,春蕊知道了一個秘密——楚照月是大宋人,她母親原本是一個官宦人家的奴婢,一次主人醉酒后占有了她母親,便有了她??僧斔赣H肚子大了之后,女主人便將她母親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