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大家渴望的目光,紀弘成知道,得給一個說的過去的理由。他之前就對張世杰說過,接到密報,南部廣西有一支敵軍意欲偷襲木胯則西。何不接著這個由頭,說自己在蒙軍中有奸細?
“好吧,既然大家那么想知道,我就告訴你們。敵我雙方交戰,貴在知己知彼,兀良合臺覬覦我水西不是一朝一日,我當然有所準備,先在兀良合臺身邊安插眼線,就這么簡單?!?
張世杰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兀良合臺卻是搖搖頭道
“不可能,行軍路線,大軍具體人數,只有我和我兒阿術知道,即使你在我身邊安插眼線,他怎么能給你這么準確的情報?”
紀弘成笑道
“一開始只能判斷你走的大致路線,不過當你到了鐵索橋頭的時候,就已經中了我的陷阱。即使你改變計劃,不走大峽谷,而是渡橋,也會寸步難行。最終除了退兵,你也只有大峽谷一條路可走——我在橋頭埋下了火藥,若你渡橋,你的大軍過去三成,我便炸毀鐵索,一口氣把你渡過去一萬人趕下深淵?!?
雖然早已徹底失敗,兀良合臺聽到紀弘成早就布下天羅地網等待自己,不由得冷汗直冒??磥磉@位少年能夠打敗活捉自己,不只是憑運氣。
成王敗寇,既然無力回天,只求速死,現在最怕的就是水西利用自己算計阿術。一旦兩軍再次交戰,兀良合臺決定結束自己的生命,不給這位魔鬼一般的少年可乘之機。
兀良合臺聽完了紀弘成的解釋,便不發一言,緊閉雙目,仿佛這個世界的一切,再也與他無關。
張世杰聽了這個解釋,未置可否,卻是撲通一聲拜下道
“謹遵約定,拜少帥為師!”
雖然張世杰的拜師誠意不足,只是遵照約定執行,但紀弘成還是很高興。宋人很講究誓約,一旦行跪拜之禮,無論是否誠心,都會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紀弘成相信,經過自己潛移默化,小張會知道恩師的一番苦心。
現在是自己弟子了,為了表示親近,紀弘成連稱呼都改了,小張改成了世杰。
“世杰啊,快快請起!為師雖是漢人,卻生在水西,不太講究這三跪九叩之禮,以后拜入師門的弟子,可以不跪拜,只行束脩禮節?!?
張世杰起身拱手道
“多謝紀師,世杰改日再將束脩補上!”
張世杰珠玉在后,之前拜師的眾人也連忙拱手道
“恩師,我等改日再將束脩送上!”
紀弘成連忙擺擺手
“我水西學派,要大膽創新,包括舊有禮法,只要改進之后對天下有利,都可以大膽嘗試。就說這束脩,重要的是禮節,而不是豬肉。大家都給我豬肉,不把我吃成個大胖子才怪,所以啊,適當創新一下,意思意思就可以了,不要浪費。”
紀弘成的意思是送來的臘肉多了,他吃不完便是浪費。大家的理解是,送的東西不一定是臘肉,但不能太貴重,太貴重了破費。
恩師真是個大仁大義之人啊,知道這年頭大家生活不易,連拜師之禮這樣的事也為大家考慮,當初至圣先師孔子都沒有做到這一點吧。
紀弘成哪里知道大家的想法,心里正美滋滋的,師門一開就收割了那么多好徒兒,看來前景大為樂觀。
他看著大家眼巴巴的等著自己講話,才想起今晚的少帥大講堂,還沒有正是開始呢。正準備開講,又有兩位前來拜師的,正是劉博和阿魯阿多。
這兩位跟隨紀弘成的時間不短了,尤其劉博,替紀弘成整理大量圖紙文獻,知道少帥通今博古,學究天人,早有拜入門下的打算。
“少帥,大家都拜入師門,我二人特來請求,把我們也收為門徒吧!”
紀弘成也不矯情,把二位扶起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