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弘成命阿魯阿多和劉博分別帶開五千軍士,把這五千人按照旅、團、營連、排、班編隊,每五人都有一位代理班長,這樣一來人人都有組織,事事都有人負責。
張世杰見到紀紅成的做法,驚訝得嘴巴都合不攏。憑直覺他就意識到,紀弘成的這一套很講究,比大宋練兵之法還要先進有效。
臨時抱佛腳去學這種大膽創新的行伍制度,會打亂原有計劃。這些軍士對張世杰并不服氣,下達將令還得借助紀肇之口,看來只好求穩了。
各自安排將領訓練,紀弘成父子和張世杰便進入紀府商談軍事。
紀弘成對老爹孝順,對張世杰也是很“慈愛”,他笑吟吟的道
“小張啊,你一定納悶我為什么跟你分兵,還要打賭。”
張世杰沒說話,靜等下文,不過眼神分明充滿疑惑。
“我得到密報,蒙軍此次進攻水西,兵分兩路,除了烏蒙山正面主力,兀良合臺還玩了個詭計,有一彪人馬欲從廣西北上,直取木胯則西。”
其實他故意說反了,廣西北上的才是主力,他帶領六千人想要擋住蒙軍主力,是有把握的。
然而他不能讓老爹跟著張世杰冒險,雖然想要翻越烏蒙山區的是蒙軍偏師,張世杰和紀肇的兩萬五千人也要把這股敵人當作主力來打,才能夠勝得穩妥。
張世杰聽到這個消息,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如果真是這樣,一旦兀良合臺攻下木胯則西,這邊的圍追堵截將毫無意義。
其實張世杰也得到密報,蒙軍主帥兀良合臺已經率領兩萬人在向烏蒙山進發。水西這邊的兩三萬人稱為烏合之眾也不為過,好在有良好的地利優勢,要擋住這兩萬蒙古精兵,雖然吃力,但也不是不可能。
張世杰認為,紀弘成既然能夠得到蒙古從廣西方向出奇兵消息,應該是有一定勝算的。既然是突襲,人數不可能很多。不過張世杰還是擔心這個初出茅廬的少爺馬失前蹄,于是道
“我用兩萬五大軍跟你六千大軍打賭,勝之不武,我再給你五千人,湊足一萬,你看如何?”
紀弘成抬手道
“不用!六千人足矣,人多了反而麻煩,我不是韓信。”
張世杰對這個有時精才絕艷,有時剛愎自用的夜郎人無語,也只得作罷。
隊伍只是簡單訓練了集結號令,行軍隊列,簡單旗語等等,便開拔了。
張世杰看到黑壓壓的一大群人,扛著鋤頭鐮刀,無奈的皺眉;紀弘成見到這些最可親可敬的農民軍,卻是滿心歡喜。
紀肇為兒子整理衣襟,又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跟夫人吉克阿芹你儂我儂一番,才依依不舍的縱馬朝大山奔去。兩萬人浩浩蕩蕩的開進了烏蒙山,最后消失在蒼松翠柏,縉云霧靄之中。
紀弘成稍晚一些出發,出發時阿媽淚目相送。紀弘成雖然滿有把握得勝回來,但他還是能夠體會阿媽的心情。親手把自己的丈夫和自己的兒子送上戰場,即使鐵石心腸,也何等的揪心。
紀弘成大軍精準行軍,一天一夜就來到了目的地——牂牁江大峽谷。
這是蒙軍從廣西北上的唯一通道,如果舍棄這條路線,就要翻越崇山峻嶺,要跟無休無止的荊棘叢作斗爭。
其實逢山開道遇水搭橋不難,在水西最難的是披荊斬棘。如果翻山越嶺,砍開荊棘叢消耗的兵力,比砍下敵人的腦袋還費時費力。
紀弘成當然沒有得到什么密報,作為一名光榮的穿越者,他知道蒙軍的這次行軍路線不難。蒙軍主帥兀良合臺自認為這一招夠奇,水西根本想不到,便放心大膽北上。
南部廣西境內,一支大軍浩浩蕩蕩,兩天功夫便進入了大山。地勢一路爬高,山勢越來越復雜,前軍向導也不得不經常拿出輿圖,才能夠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