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紀弘成站在愛迪生和瓦特的角度,暢想一個自己家曾經經歷過的未來時——“哧”——一只燈泡壞了,其余幾只燈泡也閃爍不定。
學生們發出“喔嚯”,看來這樣的情況他們遇到過不止一次了。
紀弘成正在慶幸其余幾只燈泡還沒壞,卻見學生們皺著眉頭盡量避開燈泡,難道其余的燈泡也會壞嗎?
果然不出所料,兩個呼吸之后,一陣強烈的閃爍,所有的燈泡都哧哧的滅掉了,禮堂內又陷入了黑暗,失望和沮喪的氛圍包圍著學生們。
紀弘成感覺眼前是發著光芒的鎢絲,腦袋嗡嗡作響,似乎還夾雜這哧哧的聲音。
趙鐸顯然早就料到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于是大聲道
“快,開窗!”
一直守候在禮堂窗外的學生們從外面拉開了窗戶的擋光木板,黃昏的霞光映照進來,美輪美奐。
然而霞光之美,只有紀弘成能夠體會,學生們的心里,沒有任何光能夠跟鎢絲燈泡發出的光芒相媲美。
趙鐸接著道
“恩師,這就是我們給你的禮物,雖然這燈光持續的時間很短,但我們成功了。恩師,今天我們請您來,就是要問問恩師,有沒有什么方法,讓這燈泡能夠扛得住電的沖擊?”
紀弘成沒料到是這個問題,一時還不知道怎么回答。他只好先表揚一番弟子們,說他們又鉆研精神,實干精神,然后再大概解釋道
“燈泡容易被燒壞,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燈泡本身有問題,從剛才的第一顆燈泡被燒壞的情況看,是鎢絲沒有達到標準,粗細不均勻。”
趙鐸連忙手忙腳亂的把紀弘成說得話記下來,在坐的學生們也趕緊寫下來。紀弘成很欣慰,自己當船建立的優良傳統,現在已經傳給了徒孫們,看來水西學派的學風已經形成了。
趙鐸記完了,迫不及待的追問道
“恩師,后面一次,所有的燈泡都幾乎同時被燒壞了,這是什么原因呢?”
紀弘成按照自己的理解道
“第二次燈泡部被燒掉,應該是電壓不穩所致。突然增大的電壓,把鎢絲燒壞了。”
趙鐸一邊記,一邊問道
“那么恩師,要做多大的鎢絲,才能夠扛得住突然增大的電壓呢?”
紀弘成解釋道
“這不是鎢絲的問題,而是電壓不穩。想要解決這個問題,不是從鎢絲下手,而是要想辦法讓電壓穩定。這樣吧,為師想辦法弄出一個變壓器,看看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
學生們都充滿好奇
“變壓器?這是什么?”
趙鐸道
“恩師,等你畫出圖紙,我便開始制造這變壓器,知不知道要多久?”
紀弘成道
“鐸啊,為師并不是什么東西都能夠畫出圖紙,就說這變壓器,為師也不知道他應該長成什么樣子。這樣吧,最近幾天不要打擾我,等我搞清楚了變壓器的原理,再通知你們進行研究如何?”
趙鐸喜出望外,連忙單膝跪地,給恩師行禮。
紀弘成又道
“趙鐸,明天我要去水電站看看。”
趙鐸道
“是,恩師,我這就去安排。”
紀弘成忙著回去研究變壓器,原本準備好的演講被電燈這么一鬧,早就忘得一干二凈。
學生們聽說有變壓器這么個東西,都開始思考這個問題。他們當中,很多然都參與過水電站的建設,對動能轉換成電能的理解,其實已經比紀弘成深刻得多。
紀弘成見這些古人真的根據自己所繪的草圖,造出了這個比草圖要精細千倍,比草圖要復雜百倍的電站。他知道這其中必然歷經千辛萬苦,也積累了很多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