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金峰此話一出,朝堂之上眾人無不大驚失色,其中自然也有一些王八蛋更是大奇,心想:從哪里來這么一個蠢人,竟然在皇上面前如此大膽,出言不遜。
靖德皇帝一出生就待著皇宮里,自幼讀書,受的是清雅教育,聽到的都是舒心順耳之言,哪里聽過這兩句話,當即便驚了,便扭過臉問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李俊仁道:“李大人,這兩句話你可聽說過?”
這一下,眾人都知道,身為吏部尚書、翰林院主管的李俊仁遇到了難題。
如果他說沒有聽過這兩句話,要么他是在撒謊,有欺君之罪;要么就說明他脫離民間,不知百姓疾苦。可是如果說他知道這兩句話,可是天下官員一多半出自翰林院,即便有些人不是翰林院出身,甚至也不是進士出身,可他們也都歸吏部所管,平日里,吏部負責教化他們的學問,監管他們的德行,考察他們的政績、能力,結果呢,卻是一群當官只為發財的王八蛋,這讓李俊仁情何以堪,又如何面對皇上的厚愛和倚重呢?
李俊仁已經是兩朝老臣,經歷過許多大風浪,見過大世面,也處理過許多棘手的事情。
可是,他這一生哪里遇到過蔡金峰這樣的人呢?這人出牌不講牌理,下手不按拳譜,跳舞不講步法,剔頭用菜刀,吃餃子居然不放醋,這人在皇上面前,竟然破口大罵天下的官員大多都是王八蛋,這讓誰能招架得了?這得怎樣的大材才能在皇帝面前應付過去?
李俊仁當即走出班位,跪倒在地,囁嚅著、結結巴巴地說道:“稟陛下,這、這新選的翰林院庶吉士蔡金峰不識大體,全然不知道禮數,居然敢在這朝堂之上亂出污言穢語,請皇上把他亂棍打了出去。”
靖德皇帝朗聲道:“李俊仁,你是在教我如何做事嗎?
李俊仁嚇得連忙磕頭,小聲道:“陛下,臣罪該萬死,臣剛才慌張,語言混亂,請皇上治臣的罪。”
靖德皇帝卻不愿意被他牽著鼻子走,仍然問道:“李俊仁,我只問你,剛才蔡愛卿說的那兩句話,你可曾經聽過?有還是沒有?”
李俊仁知道,如果自己說天底下沒有那兩句話,皇上只要一經調查,隨便一個街井市民都能說得出來,那自己就算了犯了欺君之罪,當下也顧不得其他,也來不及多想,只得再次磕頭道:“稟皇上,鄉野間有些刁民是胡亂說過這些法。”
這靖德皇帝十歲被立為太子,讀書二十多年,有讀書人的清高,接了皇位之后,一心勵精圖治,做夢都想成為千古一帝,為后世之楷模。聽到蔡金峰這話,震驚之余,哪里愿意相信?他原本希望李俊仁能否定蔡金峰的話,可是當他看到李俊仁嚴厲地指責蔡金峰之后,便相信蔡金峰的話絕不是空穴來風。
靖德這才知道,天下那許多自詡為君子的讀書人,原來經歷一場又一場的大考,做官之后卻只為發財。這讓他驚怒之余又萬分的沮喪,心中受傷不小。
當下,靖德便對李俊仁說道:“李大人,天底下的官員有多少人如蔡愛卿所說?”
李俊仁道:“稟皇上,像那樣辜負圣恩,違背了天下讀書人志向的,也不過千中一二罷了。”
靖德皇帝正要說什么,那蔡金峰卻搶先說道:“啟稟皇上,天底下當官的,不一心想發財的也只有千中一二。”
靖德皇帝聽了這話更加怒了,他厲聲問道:“李俊仁,我來問你,這兩個千中一二,我要相信哪一個?”
李俊仁聽了這話,知道有蔡金峰這樣的一根筋的人處在當場,自己再多說什么話,只怕會越說越多,越描越黑,紕漏越來越大,引來更多的要命麻煩。
當即,李俊仁便只是一個勁地磕頭道:“皇上,臣罪該萬死,請皇上治臣的罪。”
靖德皇帝見他如此,便知道他是為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