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一看,原來是鄭少文,鄒曉漁等十幾個人。
除了值班的,都來了。
就連宋瑾之也在人群中。
他們手里都拿著禮物。
有吃的,譬如墨魚、魷魚、干雞樅,沙漠棗子,寧夏枸杞。
有穿的,皮鞋,領帶,還有一套西服。
他們集資一起買的。
秦耕,大哥大嫂把大家迎接進去。
“喝酒喝酒!”
大哥只會說這一句話。
大嫂和徐江月,曾霓趕緊搬凳子,可惜人多了,新凳子不夠,又只能把原來那批壞凳子搬出來。
鄭少文拿出一個紅包,“這是祝賀你生日的一小小的意思,你一定得收下。”
秦耕當然不肯收,21歲生日。
鄭少文出手送紅包,他是第一個,后面的人等著他成功。
誰沒有個感激之心?
過去什么樣子,現在什么樣子,每一個人都清楚。
過去,三四十塊的工資沒遲發就是天大的福利,很多衛生院一級的醫院,都是寅吃卯糧,借錢過日子,遲發工資那是普遍現象。
現在,工資按時發已經毫無意義了,關鍵是有4筆錢,是縣里同意發的。
一筆是工會福利,醫院成立了一個服務公司,面對病人服務,賺取的錢,發給職工。每月不多,大約在10元上下。
第二筆錢是加班費,這筆錢不少,平均起來有20元。
第三筆錢是站臺費,外科醫生的站臺費比較多,一般的人有40塊左右,多的,譬如秦耕,就有120元左右。內科醫生也有,巧立名目,他們也給了20元左右。
第四筆錢是超任務獎。這是縣里頭第三個用獎金形式發的“獎”,另外兩個是農場橡膠超產量獎和橡膠林開墾獎。
勐養醫院超任務獎是縣里額外批準的獎。每月每人最高不超過本人月工資。鄭少文掐著這個數字發。秦耕34.5元,那么其他人都是34.5元。
這樣,勐養醫院的職工拿到的錢,大約就是自己工資的2到3倍。
秦耕每個月不少于200元。
你說,誰會跟錢過不去?
即便是宋瑾之,他每個月拿了近百元的工資,他還會對秦耕深仇大恨嗎?
講實在的,當院長,也就是多十幾塊錢的津貼,能夠多吃幾頓飯,采購設備的時候能得到一點好處費,但70年代,還沒有到“回扣”流行的時候。
也就是說,做院長,肯定沒有現在這樣的實在。
可以說,勐養醫院的人,個個都在過著甜蜜蜜的生活。
如今勐養醫院的職工已達三十二人之多,其中未婚的男男女女們更是備受矚目,每個人的身份和地位似乎都在瞬間提升了不少。
即便是像杜小平這樣離過婚的男人,前來給他說媒的人幾乎快要把他家的門檻踏破了。
杜小平并不急于做出決定,他曾經經歷過一段失敗的婚姻,所以這次他格外謹慎,睜大了眼睛仔細挑選。
他對未來伴侶有著明確的要求:既要漂亮、又要賢惠、還要溫柔,最好還能聰明一些。
目前,他手中已經掌握了三個不錯的選擇。
第一個是郵電局的小孟,她丈夫去世不久,年僅三十歲,有一個可愛的女兒,本人長得非常漂亮;
第二個是銀行職員小屈,二十八歲,離異,沒有孩子,她是杜小平重點考慮對象;
最后一個則是來自農科站的小周,二十七歲,喪偶,帶著一個年幼的兒子。
面對這三個各具特色的女性,杜小平遲遲沒有做出最后決定,究竟該如何抉擇呢?
這幾個人都是杜小平從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