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智滿腦子《彌陀經》《金剛經》。
導游姑娘連續征求他意見,心里頓生疑問:
莫非,方丈口中有緣人正是指這位導游姑娘?條件反射,意念盡失。即刻睜眼。目睹問話人,心存忌憚:師傅交代,無緣人切莫搭訕。但是,如果錯過有緣人,他匯智誠心何在?有緣無緣師父方丈也沒給小和尚一個判別標準啊!
匯智在為真偽甄別有緣無緣人為難,抓耳揉腮,難下斷章。
與其說匯智猶豫不決,反應遲緩,不如說匯智對方丈叮囑領會貫通,切勿麻皮大意。緣,即宿命所致,無法抵抗或更改。是前世注定今世遇合機會。其本意反之人與人之間或者人與事物之間發生的偶然聯系,非人為性。
他上下打量,定睛觀察老外,總感覺事有蹊蹺。
不敢貿然行事,皆為匯智做人做事初衷以誠待人為本。好在姑娘并不為他拖延時間急不可待而因此對他進行催促。面對姑娘站著的一雙腿不停地在他眼前移動著,這分明是人家在克制自己行為的一種表現,匯智心里稍有所動。
慈悲為懷,乃出家人行事之道。
便鼓足勇氣,試探性問道:“阿彌陀佛,是施主本人,當然可以。可他們......師傅交代需有緣人才能見得,否則么......唉,敢問施主,你說我怎么才能分辨有意向領養嬰兒的施主,和無意向領養嬰兒的施主?哪位才是我們方丈言下的有緣份的人啊?”
小和尚不想拒絕姑娘請求,把方丈意向拋給姑娘判斷,才是匯智聰明之處。
即便,自己判斷失誤,亦或姑娘帶人與方丈商榷無果,師傅也怪不到他小和尚匯智頭上。雙保險,何樂而不為!仔細品味姑娘的話,又見得姑娘眉清目秀,落落大方,舉止文雅。
苗條身材,和老外站在一起略顯小巧玲瓏。笑容可掬,彬彬有禮,掩蓋不了姑娘威武瀟灑又不失女孩天性中的柔美與嫵媚。黝黑的長發齊腰,飄逸在姑娘腦后,身穿代表旅游公司工裝,整潔而又貼身。
沒有像老外穿著打扮的那樣,陽春三月把身上堆得鼓鼓囊囊。
導游姑娘也在觀察匯智,生怕遭到拒絕。又仿佛看透匯智內心擔憂,走近一步對匯智說:“噢......我知道了。小師傅,大可不必擔心老外為的是一時沖動,或者,是因為他不是東海市人而拒人千里之外。
跟你這么說吧,打算領養嬰兒的兩位老外,可不是一般的老外。
嗯,我怎么跟你介紹呢?這么說吧,人家是大人物。只要他們倆認為小女孩符合領養條件,負責到底絕對沒問題。我跟你說,她們倆都是大人物,家庭條件嗎?啊喲,你知道是大人物是什么概念就行了?”
小姑娘湊近匯智,頗有不敢聲張的意思。但又不得不令小和尚能對她的話領會貫通。生怕小和尚因不明白她的話意拒絕老外收養孤兒的好事,豈不是與一樁美好的善舉失之交臂?
因而,她一邊說一邊用手指著天空,上面即是天啦!
如此這般形容兩個有意向收養嬰兒的老外,姑娘是不是有點言過其實?老外領養福利院的孩子,在東海市每年都有。悉心照料,視為親生契約精神,真的不比本地人差。有史可鑒,絕非嘴上說說。
對小狗小貓尚且愛惜生命,何況活神活現的人。
導游沒有明說,是為了保護個人隱私。她知道,接待的這兩位外國人身份,是凱達爾市聯席會主席。身價萬億,全球排行榜名列前茅。這樣身份的人,怎可能來東海市西臺院的和尚廟,做出與自己身份和國家政治不相匹配的事情?
憑導游姑娘判斷,那豈不是開國際玩笑。這些人對自己的要求,遠比小和尚和她這個小導游想得周到。匯智,多慮了!“施主,大人物......是上面,噢,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