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潑水的,嘖嘖,數(shù)十萬人呀,數(shù)十萬人同時互相潑水,和你在傣族園看到的根本無法相比。
只要你身處勐泐,不管在是街道、路口、小巷、門口……你無處可躲,無路可跑,人們提著水桶、端著水盆、拿著水彈、噴著水槍等盛水器具無差別的攻擊潑水,人人中招人人濕身是必然的。還有開小貨車的本地人,在后車廂里灌滿水沿街向四面八方見人就潑,尤其是碰到漂亮的妹子,更是會狠潑幾盆。
還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平時人們看到的衙門巡捕、巡警、巡察,都會敬而遠之,十分尊重,沒事誰敢跟他們開玩笑。在今天,大家豈止是跟他們開玩笑,直接就上手“洗警”了,而且還窮追不舍,越潑越起勁,頗有一種打“翻身仗”的感覺。
各個潑水節(jié)廣場,隨處可見盛裝的傣族姑娘和小伙,配合著公放播出的電音音樂,讓人忍不住的蹦起迪來,所有人盡情的歡呼,滿天的水花肆意飛濺,表達著相互間的無限祝福,釋放著對久違潑水狂歡的滿心期待。
潑水節(jié)是傣族及其他各本地民族的重要傳統(tǒng)節(jié)日,具有深厚的文化意義和歷史淵源。潑水節(jié)是展現(xiàn)傣族水文化、音樂舞蹈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和民間崇尚的綜合舞臺。它通過章哈、白象舞等藝術(shù)表演,讓人們了解傣族對自然和信仰的感悟。
繼續(xù)閱讀,后面更精彩!
潑水節(jié)是傣族人民表達祝福和祈愿的方式,象征著吉祥、幸福、健康和新的開始。人們通過潑水來洗去過去一年的不順和煩惱,迎接新的一年。
潑水節(jié)也是傣族人民表達團結(jié)和友愛的重要場合,通過互相潑水祝福,增強了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認同感。
潑水節(jié)作為傣族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為人們提供了一個了解和體驗傣族文化的機會,促進了不同民族之間的交流與融合。
這一天鼓聲不斷,花車不斷,潑水不斷,歡樂不斷,我獨自坐在告莊西雙景也感受到了這一切。
下午一段時間里,村子里幾乎沒什么人了,都到外面的世界參與潑水節(jié)活動。要說讓我在意的是,一個小姑娘從中午進入村中,到下午五點一直來回的跑動,好似在尋找什么東西或人。
五點以后我下樓穿過木屋小路到水池那里,繼續(xù)查看木樁盤繞的蜈蚣會有什么蹊蹺,盤坐在地上一個小時后我沖著蜈蚣說:“我要走了,今天這么好的機會,你還不動,以后可就難抓到我了。”
單純的想試試,我一個人的情況下,能不能忽悠這條栩栩如生的蜈蚣動一動,給我點反應(yīng),結(jié)果它只是一個雕像,一滴水花都沒有吐給我。
無奈嘆口氣轉(zhuǎn)頭往回走,應(yīng)該能趕在天黑之前出村。讓我不知道的是,剛走出二里地,那條十米長的黑蜈蚣雙眼動了一下,從嘴里吐出一團綠氣。
新說鈕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