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說干就干,蕭雪和穆瞳去找村長說建圖書室的想法,村長自然高興,馬上帶著兩人去找清溪小學的校長朱大勇,朱大勇五十出頭,別看外表粗狂,實則是個不折不扣的讀書人,他在清溪小學任教20多年,一直想建一個圖書室,但苦于財力不足,至今沒能如愿。
當聽到蕭雪和穆瞳提出建立圖書室這個想法時,朱大勇不禁心潮澎湃,眼眶甚至微微濕潤起來。接著,四個人開始詳細地討論起建設的具體步驟、規模大小、開放時間以及目標受眾等問題。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后,大家一致決定將圖書室設立在學校門口旁邊那間陳舊的教室里。如此一來,不僅學生們能夠方便地閱讀書籍,就連村里其他有需要的村民們也可以前來借閱。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充分發揮圖書室的最大效用,讓更多人受益于知識的力量。
那間舊教室年久失修,需要修繕才能使用。隔天,村長就召開了一個村民討論會,他先說了建圖書室的想法,然后對蕭雪和穆瞳的行為大加贊賞,他說:“幾個外人都能為咱們的下一代考慮,我們自己更應該拿出實際行動來,為圖書室盡一份力。”
停頓片刻,村長接著說:“各家聽好了,有人的出人,有錢的出錢,有材料的出材料,我們就眾籌把圖書室給修繕了吧。”說完,他指指朱大勇,“大家到朱校長這里報一下,如果拿不定主意的,趕緊給兒子姑娘打電話。”
聽他說完,村民們七嘴八舌的討論開了,遲遲不見動靜。蕭雪看了看大家的反應,她第一個走到校長面前,一字一句地說:“我捐一百本書,額外再捐一千元用于圖書室的修繕。”說完,她馬上拿出手機,給朱大勇轉了一千元過去。
朱大勇看到轉賬,立刻在筆記本上記錄下來。穆瞳也不甘落后,第二個跑到校長面前,鄭重地宣布:“我也認捐一百本書,一千元錢。”
兩人給大家打了個樣,隨后,村民們也紛紛走到校長旁邊報出自家認捐的內容。
“我家出一個勞動力”
“我家出一百塊磚頭”
“我家出一百塊錢”
……
不多一會兒,朱大勇的筆記本就記滿一頁紙了,村長站在旁邊眉開眼笑,嘴里重復著:“好好好”。
在這個小小的村莊里,一場關于圖書室眾籌活動的開展。讓原本破敗的教室,即將迎來一次華麗的蛻變。而這場眾籌背后所展現出的,正是清溪村村民團結一心、積極向上的強大精神力量。
蕭雪作為一個外來觀察者,被眼前的情景深深打動。這些村民們或許沒有高深的學歷和廣博的知識,但他們對于培養下一代卻有著無比堅定的信念與決心。這種對未來充滿希望的態度令她深感敬佩。
村民們踴躍地參與到眾籌之中,紛紛慷慨解囊。有的拿出了自己省吃儉用攢下的積蓄,舍不得用的物料;有的人則提出以后幫忙整理圖書、打掃衛生;還有人愿意放下農活,參與到圖書室的建設中來……大家爭先恐后地報著愛心,只想給孩子們創造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
夜幕降臨,繁星閃爍,一輪明月高懸天際。蕭雪、穆瞳與村長、校長一同聚集在學校那間略顯簡陋的辦公室內,他們圍坐在辦公桌前,共同商討著如何修復這座破敗的教室。
在白熾燈的照耀下,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熱情與期待。村長率先打破沉默:“這次大家齊心協力地響應號召,我們一定要好好把圖書室建起來!”他聲音洪亮而堅定,仿佛給整個房間注入了一股強大的動力。
接著,校長也發言道:“沒錯,孩子們需要一個舒適的閱讀環境來學習知識。我建議先從清理和整理開始,然后再逐步修補屋頂和墻體,安全第一。”
蕭雪點點頭表示贊同:“我覺得還可以請一些村民幫忙打掃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