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陽光灑落在山間小道上,映照出一片金黃。我們跟隨著二師兄轉墨的腳步,小心翼翼地扶著大師兄、七師兄以及其他眾多道童的尸首,緩緩登上了星云觀。遠遠望去,星云師傅站在道觀前,臉上滿是肅穆之色。他和眾多道童們身著潔白如雪的道袍,仿佛與周圍的青山綠水融為一體。
當十里八鄉的百姓們看到我們扶著眾道長的尸首時,他們紛紛行動起來。有的人帶來了糧食,有的人拿著工具,還有人牽著馬匹,主動上前幫忙拖動眾位道人的尸體上山。一時間,終南山上人頭攢動,熱鬧非凡。這些善良的人們自發地穿上了白衣,戴上了孝帽,忙碌地穿梭于各個角落,以表達對逝者的敬意和哀思。
整個終南山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但同時也彌漫著一股團結互助的溫暖氣息。在這個艱難的時刻,眾人齊心協力,共同面對眼前的困難。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對逝者的尊重,讓這片土地,在道家文化的熏陶下,讓他充滿了人性的光輝。
星云師傅已經讓道童布置好了靈堂,我們也將兩位師兄和道童們的身體擦拭干凈。兩位師兄穿上了嶄新的紫色道袍,頭上戴著華麗的紫色蓮花冠;而道童們則換上了樸素的青色道袍,并挽起了頭發。根據傳統習俗,他們將會停靈七七四十九天后再下葬。
師傅特別吩咐運籌師兄按照易理、八八六十四卦的原理來尋找一塊風水寶地。經過一番精心推算,終于找到了一處理想的地方。在當地民眾的熱心幫助下,我們開始動手打造墓穴。
在停靈期間,星云師傅有條不紊地安排著各項事務。他命令轉墨師兄負責處理打墓穴事宜,星空師兄負責七七四十九天的葬禮儀式的安排,運籌師兄負責物資采購,紙人、紙馬、銀錢的準備,坤儀師姐負責后廚餐飲相關的接待,紫陽負責協助整個環節的順利運行鏈接。所有人都在為了葬禮的順利進行而努力,道家的葬禮非常的隆重,所以,我們都非常的重視,每個人都在各自的角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在星空師兄的安排下,星云觀有序的在七七四十九天的時間,按照順序做著:發直符 安監壇 誦經 請師 降神通意 關燈 召亡沐浴 參禮咒食 設食祭孤傳戒 設醮 獻供 祭酒 讀疏 送神 化財滿愿等環節......每天在停靈的地方,我們輪換著為各位師兄及道童誦經,《度人經》,《玉皇經》,《三官經》能使他們早脫幽冥之苦。
所謂的拜懺,就是在神前舉行的一種儀式,表示對自己所犯下的罪行進行懺悔,并懇求得到寬恕。而作為葬禮的懺,則是為了祈求赦免亡者生前的過失,希望他們能夠早日升入天堂或往生善趣。在道家的齋法中,就包含有懺悔的內容。后來,這些內容逐漸發展成為專門的懺儀,大多冠名為“九幽脫厄”、“九幽拔罪”等。
星云觀外,聚集著眾多信徒。他們手持香燭,神情肅穆,緩緩走進道觀內。大殿內,香煙繚繞,燭光搖曳,星云師傅帶領著信徒們為亡靈施行拜懺儀式。
信徒們虔誠地向佛像鞠躬叩拜,口中念念有詞,祈求三清祖師保佑亡靈安息。接著,星云師傅開始念誦經文,聲音悠揚動聽,仿佛能夠穿透時空,直達天堂。信徒們靜靜地聆聽著,心中充滿了敬畏之情。
接下來是水陸齋的儀式。星云師傅告訴大家,水陸齋需要連續進行七七四十九天,期間要供奉上天、中地和下水三界的諸多神靈,以確保三界六道中的亡靈餓鬼都能解脫煩惱,脫離苦海。
在星云師傅的引領下,信徒們紛紛上香獻花,表達對神靈的敬意。隨后,星云師傅開始念誦水陸齋的經文,信徒們則跟隨他一起誦經祈福。整個場面莊嚴肅穆,讓人感受到一種神圣的力量。
隨著時間的推移,水陸齋的儀式逐漸進入尾聲。星云師傅再次帶領信徒們為亡靈施行拜懺儀式,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