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已至第四十九天。這一天,我和其他師兄弟們以及眾多弟子們都穿上了素凈的白色孝衣,頭上戴著孝帽。
周圍還有近萬名民眾前來守靈,他們整夜未曾入眠,只為表達對逝者的敬意與懷念。在靈堂內,眾道童恭敬地跪在右側,而轉墨、星空、運籌和坤儀則身著莊重的道袍,頭戴潔白的道冠,靜靜地跪在左側。
星云師傅盤腿坐在靈前正上方,雙眼微微閉合,似乎沉浸在深深的哀思之中。四周的氛圍莊嚴肅穆,附近的民眾鼓吹手奏響了一曲又一曲悠揚的嗩吶曲牌,如《祭靈》《雁落沙灘》《三道令》《秋季生》《十對花》等等。這些曲調婉轉哀怨,仿佛在訴說著人們心中無盡的悲痛與不舍,仿佛是在為逝者吟唱一曲曲挽歌。
黎明即將到來,夜幕漸漸褪去,仿佛是一塊厚重的黑色帷幕緩緩拉開,露出了即將破曉的天際。我們在星云師傅的引領下,舉行了最后一次告別儀式。大家懷著沉重的心情,緩緩瞻仰了兩位師兄和道童們的遺容,那一張張熟悉的面孔如今卻已安詳地沉睡在了永恒的黑暗之中。隨后,我們小心翼翼地將他們放入棺材,每具棺材里都放置了兩位師兄及道童生前使用過的法器,同時還放入了一些銀票作為“買路錢”,道童的棺內的隨葬品有金銀器物,生前的心愛之物,桃木劍,打狗棍。他們腳上墊二塊青磚,名曰:“金磚”。手中捏兩個飯團,若靈魂想回家時,用飯團喂狗,預防狗吠,以免驚嚇家人。用三斤六兩的紙燒灰,裝入布袋內放在死者身邊,祈禱來生富有,鈔票不愁。
完成了這些,蓋棺時,徒子徒孫、親戚朋友都不準靠近棺材,以免將自己的影子蓋人棺內,犯煞,能將活人至死。入殮、封棺是舊時葬禮中的遺體告別儀式,也是最哀痛的時刻,哭之聲、哀樂之聲往往數里可聞。接著,小心地封鎖住棺材,并釘上了牢固的釘子,準備出殯。
清晨第一縷陽光剛剛灑下,吉時便已到來。此時,附近的民眾早已聚集了上萬人,他們懷著敬畏之心,紛紛前來見證這莊重而神圣的時刻。許多人爭先恐后地想要抬棺材,場面一度混亂不堪。星空道長見狀,急忙走上前進行指揮和安排。
繼續閱讀
令人驚訝的是,僅僅一副棺材竟有二十多個年輕力壯的小伙子爭搶著要去抬棺、扶靈,并護送各位道長棺柩下山。紫陽道長則安排好了十八個道童走在隊伍最前方,敲打著梵音木魚,引領著整個隊伍前進。與此同時,斗宸道長與行舟道長的大弟子負責摔破瓦盆。
隨著司儀聲嘶力竭地高聲呼喊:“時辰到!”起靈儀式正式拉開了帷幕,緊接著便是祭靈的嗩吶聲響徹云霄,猶如哀樂一般,悲壯而凄涼。
斗宸道長,行舟道長的大弟子用盡全身力氣摔碎了瓦盆,清脆的破裂聲在空中回蕩,仿佛是逝者在向這個世界告別。
瞬間,哭聲四起,人們紛紛掩面痛哭,悲傷之情彌漫在空氣中,如同濃霧一般,讓人無法呼吸。靈柩緩緩向前移動,成千上萬的人跟隨其后,送行的隊伍手中手持哭喪棒緊緊跟著綿延達十里之長,宛如一條長龍,蜿蜒前行。
一路上,召魂帆在前有18位道童打著,紙錢如雪般飛舞,哭聲震撼天地,仿佛要將整個世界都淹沒。每當遇到十字路口,眾多道長和道童都會跪下來,在路邊焚燒紙錢,為逝者送上最后一程,那熊熊的火焰,猶如逝者的靈魂,在天地間燃燒。
到了墓地,眾人按照當地的習俗舉行葬禮儀式。只見墓穴呈窯洞式樣已經打好了,眾人小心翼翼地將棺木放入其中,并輕輕蓋上了墓門。這時,一陣悲涼的嗩吶聲響起,曲名為“雁落沙灘”,伴隨著嗩吶聲,眾民眾齊聲痛哭,哭聲震天動地。他們哭聲猶如萬馬奔騰,又如黃河決堤,那哭聲仿佛要沖破云霄,直達九天之上。
他們紛紛拿起鐵鍬,來到墓葬前,用鐵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