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看見很多人不會修行,有人將懺悔與后悔混為一談。其實這兩個詞看著是一回事,修行時是兩回事。
懺悔說的是,知道自己之前的過錯后,悔過決心改變。
后悔是特么說,揪著那個事不放痛苦。
與其后悔,總糾結,不如總結后時常安排自己去整改。這才是正確的方向。
總后悔,難受時間久了,自己心就特么出毛病了,每次回想那個后悔的事就會重新經歷一遍痛苦。
而懺悔,不必揪著事,時常提醒自己改就行。
時間一久自然而然就變了,這就是向上生長的方式之一。
男孩研究出一個方法,不需要打坐就能調整身心狀態,沒事的時候躺下或者坐著,放松身體,然后去想,自己在一個很好看的公園里,有好看的建筑,有山有樹,公園中間有一個很大的湖,開著小船,美美噠。隨后躺在船上,微風吹來感覺身心舒爽,暖洋洋的陽光照在身上,舒適的都想睡一覺,就這樣在小船里靜靜躺一會,什么也不想,就這樣懶洋洋的享受舒適。
從這個境中出來吧,舒服了吧?
感覺不夠,還想嘗嘗別的滋味,再來一個,一個中式的小院內,有一塊小池塘,池塘里生長著正盛開的荷花,超級好看,喝了一口茶,躺在院中的躺椅上,雙手枕在腦后,閉上眼睛,搖椅慢慢的搖,伴隨著微風拂面,安逸而又舒適,感覺身體輕輕的,連呼吸都是香的,搖一會。
好了出來吧。
這叫借境養心。
自己給自己造最舒適的境,讓意念飛過去放松滋養,而后,真的會感覺心里很美,身體也會舒適。好像比親自去一趟還讓人感覺神清氣爽。
不是不動念就養神,有時候沒用的念不想,而刻意給自己的念,或者說意識安排一個好的念,也是調整自己的方式。
靈爽了,身體自然跟著也會感覺爽,跟去不去沒關系,去了可能除了特么累夠嗆照幾個相,萬一天熱還特么疲憊。
但是沒去,將念送去,養自己的靈,你去感覺那個舒適,和輕松的時候,可以借靈給身體一樣的感覺。
記得有很多研究人類心靈的實驗,燙傷實驗,蒙上一個人的眼睛,然后故意暗示他,用一個很燙的鐵燙了他的胳膊,那個人真的相信之后,胳膊上就真的出現了被燙傷過了傷痕和水泡。
男孩在班上時,有一個大姐學過瑜伽,但是她很佩服男孩修佛悟道,總是時不時的問男孩一些事,男孩告訴她不是有瑜伽經嗎,看看學學。那大姐不明白。
男孩曾翻看過瑜伽經,沒多看,其實瑜伽經也是修行的書,也是修心的,他知道這點。
瑜伽中有一種法門叫拙火定,中土佛教和藏傳佛教里也有這法,也被算做氣功。
通過呼吸以及意念的雙重影響下,人就像是一個火爐一般溫暖,即便在嚴寒的雪山披著一條弄濕的毯子也不會感覺冷,反而會因為自身的熱氣蒸干毯子的水分。
還有道家有一法門,能隨著天氣變化調整身體氣溫去適應,天冷時跟著變冷去適應,天熱時跟著變熱去適應,其實都是心境的原因。
男孩身體不一樣,天熱時候身體涼涼的,天冷時候身體熱熱的,他也能通過控心適應溫度,不急不躁,不知冷熱,甚至是不知饑餓,屏蔽這些感知,但是他不追求這個,也不刻意去修。
說來這些看似神異。其實就幾句話,一種安排念頭絕對相信催眠自己讓自己身體相信產生生理反應,一種將注意力從自身挪走屏蔽身體感知。還有一種無思無念無感知,就特么定在那有點像發呆似得。
說來簡單,做來其實也不難,只不過能控制自己念頭就能,但練這個也沒啥太大意思。不好玩,不如讓靈出去放松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