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靳悄悄瞥了一眼蘇蓁,揉了揉自己的耳朵,感覺都發(fā)燙了,鼓著腮幫子,又有些心虛的轉(zhuǎn)了轉(zhuǎn)眼珠子,“嗯...唔...就是,就是...就是昨天,花牙子給我看了一個話本子,里面就有說過這話,我覺得用來罵人特好,我,我就學來了!”
蘇蓁張了張嘴,覺得自己要突然得頭疼病了,深吸了一口氣,然后十分嚴肅的對姜靳說道:“姜靳,拿出來!”
姜靳:“......哦。”
一本外觀看著平平無奇,甚至連書名都沒有的小冊子,交到了蘇蓁的手上。
打開一看,里面居然還是分成一章一章的小故事,每個故事的名字倒還挺好聽,什么鏡花水月,林中小敘,前郭之變,梅月歌...
然后里面的內(nèi)容與名字是一點兒關(guān)系也沒有,每一篇都很三觀盡毀,很炸裂,誰說古人十分保守的來著?
不過蘇蓁所以看了一篇,只看了一半就快速翻完了,她居然感覺這里面可能有的故事是有原型的。
就比如這篇梅月歌,里面說的是一個富家小姐招親,然后招了一個書生,與這個書生,有了兩個孩子之后,居然發(fā)現(xiàn)這個書生有了外室。
然后在抓外室的過程之中,發(fā)現(xiàn)這個外室不是外室,居然是這個書生藏起來的妻室,原來這個書生在娶富家小姐之前,就已經(jīng)有妻有子。
這妥妥的就是騙婚,后面這個故事并不是如想象中的故事一樣,書生享受齊人之福,或者是書生被送官,而是富家小姐的父親把原配的妻兒全都給虐殺了。
這個故事越看,越像貞明公主的那件破事。
怎么有人這么大膽,敢拿皇家的故事做原型,就算是那件事情鬧得沸沸揚揚,可是事關(guān)皇族,居然敢有人冒這種大不為?
是實力太硬,還是就是看不過眼貞明公主的所做所為?
蘇蓁又看了一篇,很快推翻了自己想法,她覺得這個人可能是個反社會的人,而且很聰明。
這里面的另一篇故事,講的是一個富家公子才華橫溢,俊朗不凡,最重要的是樂善好施,每個月都會給乞丐施粥,什么不小心踩死一只蟑螂他都會傷心的那種。
結(jié)果背地里是一個男女通吃的死變態(tài),有些特殊癖好,城里面鬧得沸沸揚揚的大街死尸案,他就是罪魁禍首,等把案子查出來,公子家里用銀子賄賂了一些人,最終只是被送到寺廟里去了,沒有受到任何懲罰,等風波過去了,后面還娶妻生子,富甲一方。
還有一些其他類似的故事,基本上最后的結(jié)果都是惡人得勝了,跟正常的三觀完全不符。
按理來說,一個時代的話本子的風格產(chǎn)生只有最重要的兩點。
一是娛樂需求,基本上都是人民生活富足快樂才有的,人嘛,只有閑下來才會享受。二是社會反映,就比如前世的《幾國演義》,《水滸說》等等,都是反映當時王朝的一些事情。
若說這本話本子是用來諷刺大昭國的,那基本上就是不可能的,根據(jù)蘇蓁看到的大昭國的官員,大昭國的百姓,大部分都是好的。
若是上層真的腐敗不堪,那大昭國底層的百姓應(yīng)該才是最苦的。
然而蘇蓁這樣京都鄉(xiāng)下兩邊跑的人,這兩邊是個什么情況她還不清楚嗎?
不說現(xiàn)在了,就算是幾年前,蘇家村這片地兒也沒有傳出過惡棍為禍一方的,官府不管的道理,更別說如今的日子過得這么好了。
所以說寫這篇話本子的人,絕對是自己心里齷齪,有嚴重的反社會人格傾向,才會寫出這樣的故事,是個社會毒瘤!
蘇蓁鄭重的對姜靳說道:“姜靳,這個話本子里面說的東西全都是不對的!誰要是信了,學了,就要變成傻子,你懂嗎?”
姜靳愣愣的點了點頭,“哦,我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