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轉瞬即逝。
約莫五更天,徐言便早早起床洗漱。
匆匆用過早飯便該出門赴考了。雙喜早已將考籃準備好,十分憂傷的看著徐言。
“少爺啊,這還是你頭一次這么早起床,真的不會困嗎?”
徐言差點背過氣去,翻了翻白眼道:“少爺我就這么不中用嗎?”
心道一定是原先徐言留給小書童紈绔子弟的印象太深刻了。
“不是不是,我便那么一說。少爺你一定要努力啊!”
雙喜眨著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說道。
定海縣并不大,考生自然也不多。
徐府距離縣試考點縣學很近,走路便能到。
饒是徐言說自己去便行,小書童還是執拗的要跟著,說這是夫人的吩咐。
徐言直是有些無奈,苦笑道:“那我們出發吧。”
這還是徐言第一次去縣學,作為官學只有獲得秀才功名的讀書人才有資格在里面進學。只不過如今官學式微,許多考中秀才的生員也最多每日點個卯,并不真的在其中學習。相較之下,民間書院是他們更愿意求學的地方。換言之,縣學只是一塊跳板。
等徐言來到縣學前時發現已經聚集了不少考生。放眼望去其中既有十余歲的少年,也有不少已經而立不惑的老童生。
他大致數了數,參考的童生大概在幾百人,遠遠不能和那些動輒兩三千考生的大縣相比。
考生少當然是好事,競爭對手少脫穎而出的機會就大,加之定海縣文教不盛,徐言要想通過縣試自然不難。
縣試的主考官是縣令,題目皆是其一人所出。徐言此前倒也搜集分析了幾篇趙縣令寫的文章,想從中摸出其個人好惡。雖然未必一定準確,但多少有些幫助。
見人到的越來越多了,衙役們開始命考生分成幾列排好,準備查驗身份進入考場。
徐言從雙喜手中接過考籃,輕聲吩咐道:“你便先回去吧。”
徐言被分到第三列,與他的族兄徐椯恰巧分到了一起。
徐椯顯得很興奮,沖徐言擠了擠眉道:“秋哥雖然年紀輕輕,但看這泰然自若的樣子想必已是胸有成竹了吧?”
徐言淡淡道:“族兄說笑了。”
約莫過了片刻,終于開始放人了。
衙役們檢查的很仔細,故而過了很久才輪到徐言。
縣衙的衙役早就認識這徐小郎君了,對其態度自然極好。一番查驗考籃后便把徐言放了進去。
在開考之前還有最后一個環節,就是趙縣令訓話。
訓話內容自然沒什么營養,無非勸學云云,但流程是一定要走的。
眾考生耐著性子聽完趙縣令訓話,總算可以準備考試了。
縣學明倫堂是肯定容納不下這么多考生一起考試的,故而衙役們早早就在縣學之中搭建了簡易的考棚。
這考棚自然不如屋宅舒服,但遮陽避風還是沒問題的。
徐言按照衙役的指引來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定,將考籃放下,筆墨硯臺悉數取出。至于考卷早就被提前放置于幾案之上。
接下來就是等待公布試題了。
為了防止作弊,考題是不直接寫在卷子上的。而是等眾考生全部坐定后,由書吏寫在木板上再舉起來在考棚間走動公示。
第一道題是四書題,題目是道之以政。第二道是五經題,要求考生從易經、春秋、禮記、詩經、尚書中挑選一道。徐言的本經是詩經,自然挑的是詩經題。最后一道題目則是試帖詩,這玩意是徐言最擅長的。
他不緊不慢的先把三道題目抄在草稿上,然后深呼吸平復心情。
時間是足夠的,但徐言準備給四書題留出最多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