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曹叡最終派出了一批信使,這批信使在沿途踩著曹真帶人修好的路依然折損了好幾個,最后一名信使運氣好碰上了曹真派回來請示的信使,這才終于把信送到。
看到曹叡旨意的曹真決定奉詔撤軍,聽到這個命令的魏軍沒有一個露出遺憾的神色,當然也沒有人表示出歡天喜地的態勢來,這支在子午谷折騰了一個月的軍隊開始有條不紊地撤軍,那些山民的莊稼被收割了當軍糧,人則被要求背著行囊和大軍一起去北上享福,士兵們安慰山民們,只要跟著他們到了長安,就不用像在山里一樣東躲西藏了。
戴陵看著已經空無一人的腰嶺關關隘,就這么低聲啐了一口:
“誰他娘再說走子午谷誰是孫子!”
等漢軍碰到慌不擇路難逃的山民,已經是十余天后的事情了——漢軍當中最勇敢的探子深入子午谷將近一百里都沒有發現魏軍的蹤跡,這讓他們懷疑自己是不是已經跟魏軍錯過了,直到他們繼續向北偵察地過程中找到幾個向南逃竄的慌不擇路的山民,在山民的描述中才知曉魏軍抵達了腰嶺關,得到消息的漢軍再次備戰,直到一個月后依然沒等來魏軍,他們才輾轉從其他渠道獲知魏軍已經退兵了。
因為曹真已經帶病返回洛陽,并且病得很重,連曹叡都上門探望。
一名叫做魏昌的游騎氣得當場朝著洛陽方向發出怒吼:“魏狗!孬種!你們怎么能半路回去!”
——這兩個月他為了探查魏軍動向飯吃不好、覺睡不好,沒想到對方這么快就退走了,另一位游騎想要勸他兩句,卻被老兵拉住:
“讓他抱怨兩句吧,這段日子大家都不敢好好睡覺,生怕眼睛一閉,魏軍就殺到眼前了。”
當年大意失荊州的事情使得漢軍的哨探有了一種近似病態的過度警覺癥狀,當他們得知有敵人意圖不軌的時候,不找到敵人的蹤跡就安不下心,如果朱小靚在這里的話會告訴他們這叫PTSD,不過三國年代的哨探們沒有心理醫生,所以也不知道自己患上了創傷后應激障礙。
當然這些都是后話了——無論如何,曹魏這場南北聯動、戰術性換家的作戰就這么虎頭蛇尾結束了,而在隴西,霍弋的工作才剛剛開始。
早在半個多月前,他就已經抵達了上邽,當時諸葛亮正在忙于應對收到的線報,曹魏試圖攻擊漢中的行為在大部分將領看來當務之急是火速向漢中派出援軍,不過丞相卻表示魏延足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問題,當務之急是加強上邽、街亭兩地的防御工作。
霍弋送上信的時候,丞相只是掃了一眼就放在一旁,也沒有回信的樣子,于是霍弋不得不再提醒諸葛亮是否有回信要給陛下或者諸葛喬,然而丞相并沒有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對霍弋建議馬謖所監督的新糧種植工作即將進入收獲期,如果他不急著返回成都的話,可以去天水轉一轉。
來了。
霍弋心里一跳,他仔細觀察過諸葛亮,感覺對方和在成都的時候沒什么區別——非要說的話,就是因為北伐工作繁多顯得更蒼老了。他也曾讓自己的隨從私下出走四處查看,隨從回來后表示自己的行動并沒有受到限制而且北伐的軍士們也沒有什么異常。
非要說的話就是他們表現得比在益州和漢中的時候更加樂觀,顯然是北伐后的連續勝利讓士兵們對魏軍的戒懼心理少了不少,如果說剛剛北伐的時候,大部分人對這項戰爭的前途感到謹慎地憂慮的話,現在則幾乎每個人都相信丞相會帶領他們興復漢室、還于舊都。
換句話說要么就是朝中所有的攻訐和擔憂都是大臣們庸人自擾,要么就是丞相太過高明以至于自己什么都看不出來,但是無論如何,霍弋背負著探查前線情況的任務,因此看一看所謂的良種也是他本身計劃中的一環。于是霍弋告別忙于應付隴右區域事務的丞相,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