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運動員起跑都很好......”
楊建進入狀態,開始解說,很多詞匯根本就不用想,直接從大腦里蹦出,從嘴里說出來:“哦...王犇起跑更好,第一個沖上賽道,王犇的速度很快,王犇開始加速......”
“王犇沒有對手,一開始就處于領先位置,王犇一騎絕塵...沖線......這是一個人的表演,王犇......”
“9秒98,9秒98,王犇再一次跑進10秒,說明王犇現在競技狀態非常好,正常發揮了自己的水準,雖然沒有打破他自己保持的亞洲紀錄全國紀錄,這也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
電視機中,解說員楊建,慷慨激昂的聲音,從電視屏幕中傳來。電視機前面的觀眾,一個個感覺熱血噴張。
能夠跑進10秒,與經常,每一次跑進10秒都有不同的意義。
就比如國際上著名的運動員,現如今的世界紀錄保持著格林,他最好的速度是9秒78,他也未必每一次都能跑進9秒80,十次比賽,九次,只能跑進9秒90,而那一次只是意外,或者奇跡...
就比如原本的亞洲紀錄保持者,黃種人中,第一個跑出10秒整成績的尹東浩司,在整個職業生涯中,也僅僅一次跑出10秒整的成績...
王犇在不久前的亞洲運動會上,跑出9秒96的成績,在隨后的比賽中,只能跑出10秒零幾的成績也不例外。
每一個運動員,都會有一個狀態起伏,極少會有一次起伏,能夠讓運動員接近,或者直接突破曾經最好的速度。
王犇亞運會跑出9秒96,現在僅僅是城運會的預賽,就跑出9秒98,就已經說明王犇的競技狀態保持的非常好。
競技狀態,是影響一個運動員成績的關鍵。競技狀態越好,成績就會越出色。
............
賽場上,余偉也是目瞪口呆:“這家伙,難道以前的起跑方式,改良之后并不影響成績?”
余偉也是運動員出身,他很明顯的看出來,王犇起跑姿勢的改變。
這種改變幅度并不是很大,對于運動員來說,每一個細微的動作改變,就是一個習慣的改變,就需要不斷的反復練習,不斷的習慣性訓練。
王犇的在起跑姿勢上,變化其實也不大,僅僅是左右腳前后助跑器距離大了一些,這是正常的。王犇身高不斷增長,雙腿長度的增加,助跑器之間的距離,自然也會隨之加大...
可是偏偏,王犇起跑的時候,右腿微微向外撇了幾公分...
這個細微的變化,余偉也直接看出來了,所以一直都是很擔心的。
“還好,速度不錯,看來小張還是眼光毒辣,這些許細微的改變,都能看得出來...”
余偉松了口氣:“王犇的狀態保持的不錯...”
豈止是不錯,競技狀態,并非想要保持就能保持的。并不是想跑出巔峰速度,就可以跑出巔峰狀態的:“小張應該有辦法,訓練的時候,就讓運動員保持了競技狀態...”
一個穩定的競技狀態,才有利于突破自我極限。
也就是打破自己的最好的成績!
余偉向張奔走去。
在不遠處,有兩三個扛著攝影機,并不是記者的人,碰到了一起:“回去進行視頻連接,然后給張教練。看來王犇改變起跑方式,并沒有影響王犇的成績,要不是王犇終點處收了力,恐怕就要打破他自己的紀錄了。”
這幾人正是科研組的科研人員,他們需要每時每刻關注王犇每一組起跑,每一次比賽。找出王犇訓練的不足,跑步的瑕疵。
張奔平靜的神情下,心中也松了口氣:“前半程加速比之前快了不少,步幅少了一步,之前是46步,現在是45步,在步幅改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