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杜翊看來,這些名聲廣傳的典籍故事不知被多少人驗證過,基本不會出現遺漏。
更別說這篇竹鄉記漏洞頗多,本就是寄情散記,不可能與秘境有聯系。
“杜兄言之有理,但此文有明顯悔改之意,符合少年不藏、老年多隱的特征,又在京師三輔之地,不可不察。
不知文中記載的區域有無村落,祝公又是何年之人?!?
見周元起了興趣,杜翊也不再勸說,索性離京城不遠,去看看也無妨。
“文中記載村鎮早已不在,但那塊區域有人居住,仰仗祝公名望,稱為竹鄉,多有文人雅客去訪。
至于祝公的生年,卻是說不清了,有說他是一千多年前的人,也有人說至少是兩千年前。”
“為何生年無法估算,可是史料不全,無法考證?!?
“確實如此,王朝更替人亡書焚,許多事情皆無法詳細考證了?!?
定下目標后,便該實地探索了。
隨著申報文書的上呈,大魏朝廷許諾的護衛隊很快抵達了羽林左營衛。
其中有40級魏武卒兩名、35級耀武銳士兩名,其余六人皆是正常人類武者。
但有兩位人類武者的身份比較特殊,一位是五十余歲的老道人、一位是校事府的緹騎。
周元自募的隊友只有杜翊一人,羽林營又塞了兩位將官充當護衛。
剩余的六個名額他準備用作交易,但現在還賣不上什么價錢,需要他帶隊做出一些成績后,才能坐地起價。
不過在這一切開始之前,他還需要說些什么,來確定領導地位。
“元本布衣、耕與橋西,幸入軍營、習武晉身。
現陛下命我探查秘境,信任有加、恩賜眾多,故不敢推辭。
但我亦不敢保證能探出秘境,使諸君有功可享,為此若長期無功,諸君可遞交辭呈、自行返京。
若愿常留隊中,還望諸君相互扶持,為我國朝興盛共進全功?!?
“我等既奉命而來,自遵都尉之令?!?
周元現在的隊伍成分還很純粹,不是羽林營的同僚,就是身兼帝命的禁軍。
因此,他只是簡單動員后,便獲得了名義上的領導權,并沒有人質疑他探索西嶺竹鄉的決定。
“杜翊持我符節前方開路,諸君且隨我行?!?
隨著十四人的武者小隊出動,一隊五十余人的羽林輔騎也策馬而動。
他們是輔兵,將負責為周元一行人安營扎寨、守夜放哨。
就此,這支六十余人的隊伍出上林苑,朝著西嶺縣的方向奔去。
周元不知道,在他們離京時,大魏皇帝正拿著一本祝公書翻閱。
“祝公書傳了不下千年,若你能從中發掘秘境,足以借書留史了?!?
看見血條的我,選擇打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