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位看官,上回書說到那破安邑背嵬展鋒芒,楊再興奇謀定河東。
且說那楊再興率軍拿下河東郡之后,局勢卻依舊緊張。河東郡面臨著來自北面平陽郡,東面上黨郡、太原郡,南面弘農以及洛陽的威脅。那楊再興心中憂慮,深知若不主動出擊,必將陷入被動。
于是這一日,楊再興找來鄧艾、徐質、關平、霍弋、王平、丁奉等人于軍中商議對策。
只見眾人齊聚營帳之中,氣氛略顯凝重。鄧艾率先開口道:“將軍,如今我軍雖占得河東郡,然四面受敵,若選擇原地固守,必然會招致魏國東面與北面援軍的圍攻,實乃下策。”
徐質亦點頭道:“將軍,吾等不可坐以待斃,當主動出擊,方有一線生機。”關平、霍弋等人紛紛表示贊同。
楊再興聞言,微微點頭認可了眾人的觀點,在沉思一番后,說道:“吾已有決議,此番可先由馮翊郡的張翼領一支百人疑兵,做出欲強渡黃河攻打平陽郡的態勢,動靜要弄得越大越好。
其次由徐質率領一千郡兵北上至汾水南岸扎下大營,與北岸平陽郡的魏軍對峙。而坦之則率領剩余的一千郡兵趕至平陽、河東、上黨郡三郡之間的交界處埋伏,謹防上黨郡的魏軍趁機南下偷襲河東郡。王平與丁奉則各率一千背嵬馬步軍東進切斷洛陽與河內郡的聯系,使上黨與河內的魏軍不敢西進攻打河東郡。
最后則留下兩千背嵬軍步軍交于霍弋鎮守河東,吾則與士載率領剩余的四千背嵬馬步軍南下幫助關將軍攻打弘農郡。”
眾將得令后,各自領軍出發。那場面,旌旗飄揚,士兵們個個精神抖擻,仿佛一群即將出征的猛虎。
話說這關羽這一路大軍,自進入弘農郡后一路順風順水,直至行至華陰。這華陰之地,那可真是險要至極。華陰以北是渭河,以東是天險潼關和黃河大轉折處的風凌渡,以南是天險華山,往南不遠就是巍巍秦嶺。自古以來,此處便是兵家必爭之地。
關羽大軍雖然有兩千背嵬軍相助,但依舊被死死地卡在潼關之外,不得寸進。那潼關城墻高聳,魏軍防守嚴密,關羽心中焦急,卻一時也無計可施。
此時,楊再興已率領大軍來到渭河北岸。他望著滾滾的渭河,心中思索著破敵之策。楊再興觀察到七月正值雨季,渭河會漲水,心中頓時有了主意。
楊再興先是命士兵們準備數百艘改裝的蒙沖小艦。這種改裝后的蒙沖小艦設計巧妙,可以讓士兵躲在艙內駕駛,躲避魏軍的弓箭攻擊。楊再興率領大軍分批登上蒙沖小艦,從黃河駛入渭河,然后逆流西進。
那渭河之上,蒙沖小艦如同一群靈活的魚兒,在波濤中穿梭。士兵們小心翼翼地駕駛著小艦,心中既緊張又興奮。
楊再興大軍成功渡過渭河之后,立即對弘農縣、陜縣和澠池進行了一系列佯攻。那場面,可謂是聲勢浩大。
楊再興此舉,旨在迷惑曹仁大軍,使其無法準確判斷蜀軍的主攻方向。而此時楊再興真正的主力部隊則悄悄集結在潼關附近,等待時機發動進攻。
那曹仁在潼關之上,看著各縣送來的戰報,對蜀軍此番的進攻,心中疑惑不解。他不知蜀軍的真正意圖,只能派兵增援各處。
當魏軍被佯攻行動吸引時,楊再興主力迅速出擊。三千背嵬軍騎兵如同一股鋼鐵洪流,洶涌而出。他們利用其機動性和沖擊力,迅速突破了魏軍的防線,對魏軍進行了分割包圍。
在騎兵的沖擊下,魏軍的防線迅速崩潰,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曹仁見勢不可為,心中大驚。他急忙收攏潰兵,往弘農郡的治所弘農縣撤去,打算與駐扎在那里的張合會合。
最終,楊再興率軍攻占了潼關,與關羽大軍成功會師。兩軍會和后,楊再興又迅速派出探馬,打探弘農縣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