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面積大,平時不怕鳥來吃,但收獲時期必須驅趕,“收谷子時來的是鳥群”。
“谷子的產量并不高,但價格一直不錯,有些人為了多掙錢選種不少高產品種,可口感不好。”馬廟鄉田樓村村民田元濤也積極響應鄉里的號召種了4畝谷子,他的地和馬海波的地僅有一路之隔。兩人都是一起聽專家講授種植技巧,奔著小米品質而來的倆人自然多了不少共同話題,一來二去成了互授經驗的“米友”。
傍晚時分,微風襲來,連綿數百畝的谷地金波蕩漾,燕雀翻飛;舉目遠眺,晚霞相映,好似天河落地。馬海波使勁搓了搓手里的谷穗,籽粒蹦飛,手留余香,看來莊稼熟了,真的該收了。
這些來自漁城的農民就是來專門收谷子的,一早就來到地里,根據主人的要求,把地里的谷子收割下來,捆綁起來,放在地頭,按畝收費用,當場清點費用,然后就一家家的去收割,晚上就回家休息,第二天早上再來。這是農村新出現的“打短工”,根據地里莊稼的成熟季節,從谷子,玉米,大豆再后來就是水稻,大約能忙一兩個月時間,一般一個男勞動力可以收獲一兩千元的收入。如果地里的莊稼不湊手,還可以在收獲后的地里“拾起來地里遺落的莊稼”也多少有點收入,絕不會空手而歸。
魯西南的秋天真的很美,蔚藍色的天空像綢緞一樣,白云點綴其中,極目遠望,懷想斯人,感嘆先祖選擇在這里延綿生息,建村耕種,真的是英明之舉!夕陽西下,晚霞染紅西方的天空,楚孝文和向玉東在祝坤的陪同下,走在鄉間的小路上,聽著祝坤手指遠方,匯報著即將收獲的谷田。
“馬廟鄉原來金谷種植不足百畝,今年的種植面積擴大到五百畝以上,如果今年的收獲達到預期目的,明年的種植面積保守估計也能達到五千畝。本來馬坡金谷的產量不足百斤,從目前的谷子長勢看,今年的收成肯定能達到二百斤以上,那么今年的產量就可以達到十萬斤左右,如果價格不變,或者變化不大的話,那么今年馬廟鄉的金谷收入就可以達到百萬之巨,想一想心里就溫暖無比,這充分說明我們這幾個月的付出一切都是值得的!而且這么多錢完全都是進了老百姓自己的腰包啊!”
“祝書記,我不管其他,反正你一定要給我準備一些金谷的,我要陪著楚書記到省城,到京華走訪一下老領導,讓他們好好品嘗一下我們的豐收成果!”縣委辦主任向玉東插了一句。
“請向主任放心,我舅舅家的金谷多的是,隨便拿,拿多少都行!”祝坤馬上回答。
“你舅舅家的也是辛苦種出來的,也要花錢買的,就按照市場價格統一購買,原來的和今年擴大種植的,各要十斤,先準備幾十份吧!我讓縣委辦把錢提前打到你們鄉財政所賬戶。”向玉東馬上說明,公事公辦,絕不讓老百姓吃虧。
楚孝文也是滿意的點點頭,望著遠方的晚霞,說:“群眾對我們信任是逐步建立的,我們所做的一切工作,老百姓都是看得見的,我們踏踏實實為老百姓做工作了,讓老百姓的腰包鼓起來了!他們就會信任我們。”
“嗯,我現在馬廟鄉有種英雄般的待遇,走在鄉間的小路上還是走在大街上,還是去各村的路上,和我打招呼問好的,從不停歇!我們的老百姓是真的善良,就說我在馬廟做的工作,都是我的本職工作,可老百姓都覺得我就是來給他們賺錢的,他們真正賺到了錢,是從內心深處感激我,恨不得拿出自己賺到的錢一半回報給我,回報給鄉里,想想心里就有一股暖流激蕩,我也會回報給我們的老百姓更多!”祝坤的聲音有些顫抖,他的心情確實很激動。
“祝坤同志,首先呢!你的工作縣委是滿意的,從你來到馬廟就兢兢業業、腳踏實地的苦干、實干,現在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我們還沒有驕傲的資本,現在收益的老百姓還是少數,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