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了院門,鄒秋平錢青玄夾著她道:“真沒想到,祝兄還有這保媒拉纖的本事。哪日我要是看上哪家姑娘,祝兄可否為我說親。”
祝文文拽出自己手向他呵呵笑道:“他二人本就是門當戶對,要是韋秋竹和父母說清楚來提親,哪里輪得到我說。他是個憨貨,只會來硬的,非鬧出一場才罷休。”
幾個人跟著哈哈大笑起來。
鄒秋平和錢青玄苦留祝文文和谷大倉二人留下喝酒。谷大倉說他們明日五更便要去黃猴山。鄒錢二人從剛才就想問他們所說的開荒到底是怎么回事?
此時祝文文哈欠連天,給他們二人說了幾句要帶人去開荒的事。鄒錢二人一聽有這好事,興致高昂,也想跟著去。
祝文文邊走便說道:“你們在書院是享清福,等過上兩年,無論是上官府還是當教書夫子,都是份體面差事,何必非要去開荒,活受罪?”
鄒秋平到:“梁兄舉了孝廉,馬文才和祝兄一個是太守之子,一個是家里占著田躺著地。可我們這樣薄田家產的人,就算回田莊也只是在宗族里,做些抄錄記事。
不如趁著你這件事的由頭,陪你一起去看看。陶元亮都說了‘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他都能歸隱,為何我們不能不行。”
祝文文看著這二人清澈的眼神,回道:“那他還說‘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呢,你們是拿書本的人,怎么去拿鋤頭開荒。”
錢青玄見祝文文阻攔,故意激將道:“鄒兄,祝兄嫌棄我們是布衣百姓,恐他與我們結交辱沒了他的身份。只有馬文才這樣太守之子才能與他同行。咱們也別央求她,她是不會帶你我二人同去的。”
祝文文見錢青玄拿話激自己,停住腳步噗嗤一樂笑他道:“錢兄何時會用這激將法,你要不用激我,你們要想去我還求之不得呢。你二人向常夫子告假,明日一早也在這竹林邊等我,咱們同去。”
二人見她答應了,興奮得立馬就要去給常夫子告假。
祝文文讓谷大倉拉他倆回來交代他二人道:“此事不可在書院間亂傳,我剛走得急,你們去見夫子時,向夫子稟明一聲。”
二人歡快得答應的著跑開了。
次日清晨四更時分,安平寨燈火通明,二當家一聲令下,幾百人糧食口袋帶在身上,穿整了衣裳,拿好短刀,系好水袋等著二當家吩咐。
二當家將這些人都分好隊伍,交代好領頭的要走得路線。祝文文坐上馬車,馬車上也堆了幾袋子糧食,古大倉又和幾個領路的人反復對好路線和時間。
小靈子,柳兒,馬福安,谷大倉,孫二妹連同祝未己幾人每人身上也都纏著糧食袋子,古大倉還安排三十人守著山寨剩下的糧一兩日后,第一波人回來取糧食時跟著這群人一同上山。
萬事準備好,二當家領著眾兄弟沖著山寨恩跪地磕了三個頭喊道:“山寨是咱們的爹娘,今日我們離了爹娘,要去做良民了。”
眾山賊齊聲吶喊,聲音震天,這安平寨不大,卻是這幾百人遮風擋雨的去處,此后他們隨祝文文走,也就沒有這安平寨了,眾人起身,抱頭灑淚,頗有不舍。
二當家和古大倉商量定,這二百多人每半個時辰出發五十人,這五十人在路上也分成幾從。前后不一,只扮做村民的樣子進城。
有兩三個頭領認識那黃候山在何處,在面前領路。有那些山下眼熟的,他們便打個草帽,疾步前行。那后面的見前面的人走得急。腳步也跟著上去。
就這般,二當家和幾個認路的人在前開路,祝文文一行女眷,在中間看著眾人不至于走錯道。馬車與人陸陸續續往山下行,附近的莊客都見路上有人行路匆匆,卻不知是山賊搬糧去開荒。
古大倉趕著馬車,路過萬松書院岔路就見常夫子帶著茹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