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是”他笑答,露出頰邊醉人的酒窩,表情三分自嘲、七分認真。
“那到底是為什么嘛?”心兒急到跳腳,卻讓他越發開懷。
輕輕刮下她的鼻尖,才寵溺道,“小笨蛋,只是為了在你每次下車時,能摸一下心兒妹妹軟弱無骨的小手啊?!?
那種沁入心底的甜,是以后再也不曾體會過的,現在想起……還是禁不住想笑。但此刻再回想這些已經恍如隔世,磚還是那塊磚、瓦還是那片瓦,只是等她的培風哥哥永遠不會出現了,而重返故地的她,也是為了要徹底與他斷絕關系。
面對此情此景,讓她突然想起一句詩……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收回思緒,她隨在蓮雪身后緩緩走入蓮貴妃的祥春宮,一切進展都比她預期的順利,雖然蓮貴妃態度不冷不熱,在送上壽禮后就把她晾在了一旁,只顧和自己侄女說說笑笑,但她全然不介意,畢竟她的目標也并非是來討她歡心。
好在兩人來的較晚,大殿內已經沒有來賀壽的人了。在熬過一段時間后,主角終于出現,“皇上駕到”的通傳聲自宮門外響起。
心竹起身,稍整理下衣裙便靜默佇立,突然感覺自己離成功更近了一步。
不著片刻……身著黃袍的皇帝前呼后擁來到正殿,她語氣恬靜,極為大方得體的上前屈膝行禮。
沒想到皇上對譚心竹還有些印象,不但直呼出她的名諱,還記得她是譚太傅的孫女,也是自己那小輩堂弟一見鐘情、非要娶進門的小丫頭。
譚心竹表面恭敬應答,心里卻覺好笑,看來這九五至尊也是深藏不露的老狐貍啊,知道只提曾經美好過往,絕口不提從她爹手里硬扣走六萬兩的事,還趁火打劫、又從祝培風那翹走六萬兩。
看兩人聊得熱絡,蓮雪心中不是滋味,蓮貴妃瞧出侄女的心思,便趕緊適時打斷兩人對話,挑起另一個話題,“皇上,您最近正為前線打仗的事忙得焦頭亂額,臣妾小小壽辰,何需勞煩您親自過來一趟。”
提及此事,皇上神情立即生起幾分愁容,“哎!還是貴妃知朕心意,朕近日的確在為此事發愁,前線雖派去很多忠軍良將,但后勤補給著實是個難題,偏巧邊境一直不太平,戰事頻發,國庫早就被揮霍的所剩無幾了。”
心竹轉轉眼珠,覺得千載難逢的機會終于來了,因此必須抓住,便起身盈盈跪在腳踏之下,虔誠一拜,“民婦斗膽,愿憑舉家之力為皇上分憂解難!”
“哦?你此話怎講?”皇上立即問。
“民婦手中有兩間首飾鋪子,利潤一直不錯,還有豐厚的嫁妝、數年積蓄,加起來也超過白銀數十萬兩了,如今國家有難,俗話說國之興衰、匹夫有責,民婦自愿捐獻出所有銀兩,助朝廷渡過此次難關。”
皇上聽罷立即兩眼放光,想不到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女子,竟能有這等覺悟,要知道當初可是讓她父親交六萬兩都費勁。
而現在正是前線吃緊、需要囤積兵馬的時候,雖她的十萬兩只能解決一部分問題,但聊勝于無,并且在這種時局不穩的情況下,從哪個富甲之家都很難翹到這么大筆錢錢財了。
但高興之余……再看看匍匐在地的譚心竹,到底是見過大風大浪的天子,馬上察覺出一絲端倪。
“譚氏,你愿這般傾囊相助,不見得單純就是為幫助國家吧?不妨直說,你可還有其他想法?”
“皇上英明”心竹再次叩首,“民婦不惜這般散盡家財,確有一件為難之事想懇求皇上,那就是想勞煩您做主,賜下一道我與祝培風的和離書。”
她的話如平地驚雷,除早知曉此事的蓮雪,其余兩人都被震在原地。蓮貴妃探究的目光投向侄女,見她全無意外之色,還面帶微笑,才明白她今日帶這位正妃前來的真正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