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思量:
“然則,此時眾仙力亦需聚合。不可輕言斷絕,需觀此劫難從何而起。”
女媧娘娘亦點頭附和,輕聲道:
“今日之事,勢必影響日后道教的根基,若不過于重視,恐將造成無盡隱患。”
道玄在一旁靜聽,聽完眾圣之言,心中漸漸發現情勢如波,波涌的暗流不容小覷。
他微微抬頭,洞悉道:
“道祖,諸位圣人,若昊天披露此事,恐難以擱置。
然若執意追究,闡截教中士子恐將難以平息,反而激起怨憤,終釀成紛爭。”
道祖點頭,雙眸深邃,稍思后道:
“道玄所言極是,爾等皆需設法平息此事,倘若不加妥善處理,教門之基將遭不測。”
道祖見眾圣面色凝重,便從懷中取出兩件靈物,乃是封神榜與打神鞭,眼神堅定,徐徐說道:
“為調理天庭之務,使神仙得以適時任職,今又逢一千七百年之殺劫,闡教弟子若無因果善緣,必周遭波及。
本教之徒,爾等皆需在此簽押封神榜,各自依教主所選之弟子,填上名錄。”
眾圣聞言,心中俱皆不悅,面面相覷。
入天庭者,豈可比肩仙道之逍遙自在,然道祖既出言不以為意,自然無他。
元始天尊暗自思量,稍顯猶疑,詢問道:
“道祖,此事未免牽扯頗深,弟子所選之人,若被迫入天庭,將來生死與否,又奈何是?”
至此,眾人心中尚有幾分惶恐,通天更是面露愁苦,嘆言:
“若依道祖之令,當真難以從命,眾生貧弱,安敢將弟子投入此大劫之中?”
道祖聞此,自不理會,想明此事自然需當場談之,反而更強勢:
“爾等所言皆當有道,然則若不及時解決,豈不讓闡教生滅不睦?
成宰治之法,乃是爾等心中所言,未必人心所向。”
眾人見鴻鈞表情嚴正,雖內有不甘,最終也不敢違逆。
無奈之下,眾圣便開始私下商量,然而商談至半日,依舊難以果斷地提名。
老子面色凝重,臉上流露出猶豫之色,道:
“道教之人,若非自愿,然置于榜上,未來之路恐難安穩,真是兩難之事。”
眾者心思紛紛,最終皆無言以對,誠恐因推小弟子入天庭,而心頭難得一寧。
可是道德所在,縱然經歷數次權衡,亦難得其能為之,似乎萬般無奈。
見此局勢,女媧娘娘坐如東風,開口道:
“或許我等可從各自門下選出一二弟子,若能以真心為德,便可入此榜。
同時,爾等若能明白此因果,可令弟子自愿接受,或可解此紛擾之心。”
此言一出,眾圣均認可,紛紛投以贊許之目光。
元始天尊欲再探詢,卻又自感無從,再見道祖未顯不悅,旋即緩聲道:
“既然如此,便可依此推行。我等應以道為首,自然應得志同道合之人以共度此劫。”
此時,園中氣氛漸漸和諧。
眾圣方齊齊調和,逐漸澄清心緒,見道祖面具。
鴻鈞道祖見狀,微微一笑,吩咐道:
“爾等尚需速行,速將弟子之名填于榜上,務必盡快,待此事定后,再重新考量人道之法。”
眾圣遵命,紛紛回眸各自門下,思量弟子之選。
洪荒:截教大師兄道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