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升。
二人雙雙邁入金仙之境。
至于云鵬,身為大師兄,修行時(shí)間更長,經(jīng)歷諸多磨難,最終在長年心血之下,如今已然是太乙金仙,飛升如虹,滿面英氣,威風(fēng)八面。
大禹望著三人,笑道:“爾等皆是我治水之功,相輔相成,吾心甚慰,愿爾皆有一番作為。”
三徒恭敬而立,袁赤道:“大禹皇,今日功德圓滿,吾等雖已成金仙,然心念長存,愿護(hù)持吾人族安寧,長久保護(hù)江河。”
悟空則揚(yáng)起神態(tài),滿懷豪情,“是啊,大禹皇,某自愿攜手,直搗妖邪,豈能讓世間風(fēng)雨再起!”
云鵬則凝目遠(yuǎn)眺,輕聲道:“我等雖已入道,然人族之未來,仍有長路,事事需有重?fù)?dān),愿與爾等共扶持,共建明日。”
大禹于心自是欣慰,點(diǎn)頭應(yīng)允:
“三位仙長,青云之志,必能成就大業(yè),功德終會回歸于人族,一切皆在于心,愿你們在未來修行之路上,共赴風(fēng)雨。”
自此,大禹接替舜帝之位,成為新任人族首領(lǐng),開啟了一個(gè)治水興邦的新時(shí)代。
百姓感恩涕零,建廟祭祀,歌頌大禹治水之德,萬世傳承。
時(shí)光流轉(zhuǎn),其名更比先帝蒼龍更顯輝煌。
道玄三徒協(xié)力大禹治水,歷經(jīng)艱險(xiǎn),終獲成功。
興高采烈之際,三人回至岱輿島,恭恭敬敬向道玄稟告:
“師父,弟子等已協(xié)助大禹順利治水,此番勞頓,仍深有所得。”
道玄見三徒成就斐然,面露欣慰之色,遂夸贊道:
“爾等行事果斷,展現(xiàn)出道門所修之精神,正可為后輩之楷模。
善哉,看似艱難,實(shí)則不負(fù)此行!”
道玄話音未落,忽然耳邊響起一陣清朗之鐘聲,隨之而來一聲宏亮之音:
“速來紫霄宮。”
道玄微震,心知此乃道祖召喚,不敢稍作耽擱,遂將三徒遣去修煉,吩咐道:“
爾等暫留,靜心修行。待我歸來,有事教誨。”
言罷,方起身往紫霄宮急去。
一路飛行,心中思緒紛雜,暗道:“不知道祖,何以如此召我?可謂重事已至,或?qū)⒊霈F(xiàn)異變?”
抵達(dá)紫霄宮之時(shí),晨光乍現(xiàn),層層云霧將紫霄宮籠罩,宛若一顆明珠,隱約可見。
道玄步至紫霄宮前,見宮門敞開,內(nèi)中清風(fēng)拂面,令人心曠神怡。
他心中默念,逐漸化作一股柔和之氣,感受到道祖之威嚴(yán),恍如晨曦初照,漸露明媚光華。
踏入紫霄宮中,鴻鈞道祖正靜坐于玉階之上,周圍環(huán)境典雅非凡,恰似蒼穹之光輝普照。
尋常之香氣充滿四方,令道玄覺得此處乃是道門之大殿,然不由生出幾分敬畏之心。
紫霄宮內(nèi),除了道祖之外,尚有六位圣人,皆為道教中之高人:
女媧娘娘、老子、元始天尊,以及道玄的掌門師父通天、準(zhǔn)提、接引。
六圣群賢畢至,見道玄頷首行禮,不禁有些詫異,心知此子獵奇驚異,然卻目光溫和,未加苛責(zé)。
道玄在通天身后盤膝而坐,靜心體悟。
氛圍中藏著幾分靈氣,眾人心中皆有些期待。道祖見眾人齊聚,目光一掃,隨后即開口言道:
“諸位,今日召爾等于此,乃因闡教與截教之間的紛爭。
昊天欲以此結(jié)果上告我乃至三教,不知爾等對此事有何看法?”
言罷,眾圣面面相覷,心中暗道:
“昊天此子真多事!”
元始天尊最為直言,心中對其一向不合,忙言:
“這小子本無他能,竟如此貪心,非煩事之事,稍加潛移可斷。”
通天環(huán)顧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