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困萊陽圍點打援
左光先退回萊陽城后,第一時間和戴茂武商議如何防守。
戴茂武也是唉聲嘆氣表示道:
“大帥,此時敵軍兵臨城下,我軍新敗,且損失巨大,已經不堪再戰,唯有派人報告登萊陳巡撫,然后嚴防死守,除此以外別無他法。畢竟兄弟們的家眷都是在北面。”
戴茂武說完還用手指了指北面,左光先瞬間明白戴茂武的意思,畢竟他和一妻三子是在戰敗后一同被俘的(注:還有一說是左光先一行人不是在保定戰敗投降,而是在湖廣被俘后投降的,此處不作采納)。
左光先的妻子戴氏、三個兒子左襄、左緒和左信全部都是被清軍控制在北京城,讓左光先投鼠忌器。
原為大明秦軍將領的左光先,一直以來立功無數,在秦軍眾多猛將當中都是佼佼者。
只是都說“虎父無犬子”,但是左光先的三個兒子卻是例外。
簡單介紹一下左光先的三個兒子,長子左襄,最受左光先的愛護,為此還將自己最為得力的部將蕭慎鼎調撥為左襄的副將,幫助左襄帶兵,左襄為此立下了無數的戰功。
功勞全歸左襄,有過盡是蕭慎鼎。
當初大明總督孫傳庭與李自成的郟縣混戰,紈绔子弟左襄害怕至極,率先奔逃,致使全軍潰散。
而孫傳庭在事后也只是斬殺了背鍋的蕭慎鼎,對于左襄,則是顧忌左光先,給予了罰沒2000匹戰馬的處罰。
因為所有人都知道左光先是出了名的護犢子,為了自己的兒子什么都可能做,孫傳庭看在左光先的面子上,才算是刀下留人,放過左襄一碼,左襄此后基本上是留在左光先的營前聽令;
次子左緒和三子左信,都是剛剛成年的青年,更是拿不出手。
正是因為有人質在清軍的手上,左光先別無選擇。
“哎,想回頭確實不可能了,老夫一步錯,處處錯。
茂武兄,派人突圍出去報告陳巡撫吧,讓兄弟們把全城的壯丁全都組織起來,一定要進行堅決的抵抗。”
清將戴茂武于是趁著明軍的包圍圈剛立的機會,親自選拔可靠的精銳之士,指示他們奪路而出,前往平度報告給了登萊巡撫陳錦。
陳錦聽聞萊陽被圍的消息后,不敢有絲毫怠慢,立刻下令本部撫標營1200人做好準備,同時傳令給膠州總兵柯永盛,讓他率領圍剿高密亂民的大軍,對高密的西部山區的亂民呈守勢,然后從柯永盛所部抽調1100名漢軍旗將士,由漢軍正藍旗甲喇章京李日芃率領向萊陽城匯集;
為了增加兵力方面的優勢,陳錦一面將情況通報給山東巡撫方大猷,請求予以增援,一面在萊州府盡可能的征調綠旗營參戰,主要有萊州總兵王世寵,所部人馬有3100人;平度營副將王加春,所部人馬1700人;即墨營參將魯胤昌,所部人馬1200人;昌邑營參將駱賓,所部人馬1090人。
以上兵馬還不足萬人,但是已經是陳錦所能調動的最大的機動兵力了,為了與漢軍旗相區別,綠營旗的主官,也是依照大明軍例,以鎮、協、營、汛為編制,稱呼也是依照大明軍例,以總兵、副將、參將、游擊、千總、把總、外委、總旗、小旗為定例。
另外的清軍將領當中,膠州總兵柯永盛不得不對付高密義軍張輿所部;
登州參將李好賢和登萊水營游擊湯致遠,則是駐扎萊州城,防范對面的明軍進犯。
至于王世寵、王加春、魯胤昌和駱賓,四人都是原大明天津總兵官馬爌的部下,自從馬爌于崇禎十六年在西北戰死后,四人輾轉來到了左光先的麾下,后來又被陳錦借故調出,如今把他們集中起來,目的就是讓他們看在以前老領導的份上,能夠拼盡全力把左光先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