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防東岸全面反攻
清軍負責打亂明軍布置的清將張朝璘,很快便發現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那就是眼前的明軍,跟之前遇到的明軍完全不一樣。
周桂軒率領的第三騎兵營竟然敢與張朝璘直接對沖。
哪怕一個對沖,就讓明軍付出陣亡了上百人的代價,剩下明軍將士也沒有絲毫猶豫,繼續沖鋒不止。
張朝璘被周桂軒的拼死打法嚇住了,在損失了數十名騎兵后,張朝璘將所部人馬撤退到大沽河河邊,準備整隊后再戰。
利用這個空檔,第三協第十一步兵營游擊劉欽,率部已經悄悄布置好了北面陣地上,周桂軒則是按照既定部署,組織兵力不斷上前,對清兵進行襲擊。
只是張朝璘學乖了,沒有貿然驅馬上前作戰,而是派人搖旗,要求上峰李日芃派兵支援。
如果讓張朝璘占據了東岸陣地,那么后續的清軍就會源源不斷到來,所以張華決定,讓周桂軒繼續堅持靠近騷擾的同時,讓劉欽率領兩百名火槍手,上前殲敵,如果清軍反撲,則讓周桂軒從側面堅決迎戰。
按照這種戰術,劉欽率領的火槍手給清軍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三排射完畢,清軍一瞬間陣亡了數十人。
張朝璘懼怕攔截的周桂軒部,不敢驅兵攻打劉欽,在大沽河東岸實在是堅持不住,只得帶領剩余的上百名騎兵,返回到大沽河西岸,等待著后續主力兵力的到來。
處于上升期的清軍,軍令森嚴,行動迅速。
清軍的主力很快便在陳錦的率領下,全部趕到大沽河西岸。
陳錦的部署是以昌邑參將駱賓守在南線,負責南面的側翼防御;
以萊州總兵王世寵率領所部人馬,為正面突擊力量,接手李日芃所部打制的簡易木排,準備執行正面渡河突擊任務;
令即墨參將魯胤昌負責后路安全;
命抽調回來的李日芃轉到北線,與張朝璘所部會師,然后從北面強渡大沽河,在河淺位置渡河,從側面包抄對面明軍;
命令王加春為往來接應使,為各軍預備力量。
李日芃很快便按照陳錦的命令,成功與張朝璘匯合,然后以張朝璘所部為先鋒,猛攻浮山軍第三協張華所部。
由于清軍將士的銳氣正盛,戰斗力很強,連續出戰的周桂軒所部騎兵損失巨大,不得不撤出戰斗。
浮山軍第三協轉入了全面的防御狀態,主要作戰目標就是遲滯清軍的進攻、消磨清軍的銳氣。
雙方的血拼很快便持續了一天一夜,第三協的陣地變得岌岌可危,張鹿安不得不投入了預備隊曹良臣的第四協。
新的生力軍的上場,很快便扭轉了戰局,李日芃和張朝璘抵擋不住,選擇了暫時性后退,再次撤過了大沽河,被明軍曹良臣所部,死死堵死在大沽河西岸。
戰斗進入第三日
清軍統帥陳錦知道這樣打下去也不是辦法,但是苦于所部兵力并不充沛,總共九千多的兵力,如今已經多數疲憊,再戰下去有太多可能性,陳錦便想著出奇招致勝。
于是命令平度副將王加春挑選精兵一千人,走昌水河口南線,準備結筏渡河,從南面繞過正面的敵人,渡河后再轉而襲擊明軍大本營的后方,造成明軍腹背受敵的局面。
只是王加春所部正在半渡的時候,便受到了早就埋伏在此的于六率領的第五協將士們的打擊。
明軍將士利用弓箭、火銃甚至少量的火炮,對正航行在河中的清軍士兵進行瘋狂的輸出,大量的清軍士兵落水后被沖走。
而清軍王加春此時還在河對岸,本部人馬被阻隔開來,即使急的直跺腳,也是無濟于事。
于六以李應詳的第十七步兵營和秦尚行的第十八步兵營對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