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們無人對徐明的話語表示反對,他們也都明白推遲考試對他們提前報名者確實構成些許優勢,讓臉上洋溢的喜悅更加濃厚。
“非常感謝徐處長分享這些信息,我們會全力支持廠里的決定。”
其中一人表態道。
眾人紛紛附和,“是啊,不愧是城里知名的軋鋼廠,做事公開透明,真是一支杰出的管理層。”
他們已經開始恭維徐明。
徐明搖著手回應:“謝謝,該感謝何廠長。
時間不早了,大家排好隊,完成信息登記拿到表格后就可以回家復習了。
別辜負何廠長的期望,進廠后要用心工作。”
“明白了,我們會好好工作的,處長。”
他們保證。
“當然,何廠長如此關心我們,我們必須回報他的付出。
進廠后一定要全力回報工廠。”
排隊時,每個知青都激動地提供了詳盡信息,如年齡、學歷、家庭地址等,確認無誤后才謹慎接過蓋有軋鋼廠章、寫有他們姓名的報名表格。
盡管隊伍中有三個分支,但由于每個人花的時間較長,隊伍依然以可見的速度縮短著。
拿到表格的人沒有急于離去,而是安靜地站在一旁,小聲交談等待著,徐明并未對此發表評論或驅趕他們,他也明白有些人是在等候他人。
有些人可能想等著最后大家一起離開,他們或許擔心早早走了,處長還會有所指摘,擔心會遺漏關鍵消息……但這并不重要。
徐明不在乎這些人心里怎么盤算,原因如何,并沒有心情對他們置評。
畢竟在他看來,所需傳達的已經全部說完。
至于這些人在等候期間,他無妨讓他們繼續等下去,既然已經熬了這么多天,就多忍耐一下。
不過,在大部分人即將完成登記之際,沉思中的徐明忽然聽見耳邊傳來一陣爭論的聲音。
頓時緊皺眉頭,緩緩睜開眼睛望向知識青年的方向,卻并未發現那些吵鬧聲來自何處。
隨后他的視線轉回到后方,注意到許多知識青年們的目光都投向了廠門之外,于是瞬間明白發生了什么事,起身迅速轉身走向廠門前。
在那里,他看見兩個年輕女孩和工廠守衛發生爭執。
簡單聽幾句話就清楚了整個事件始末——那兩位女孩同樣是知識青年,初到此處看到其他同伴們也在廠內歡聚,她們滿是疑惑與好奇心,希望加入其中。
然而守衛制止她們進入,引發沖突。
徐明贊同守衛的做法,因為他認為這是合理的行動。
面對仍在試圖進入的女孩,徐明瞥了眼手表確認離下班時間還有段時間。
于是,他轉向附近的知識青年詢問:“你們認識這兩女孩嗎?了解她們的境況么?”
起先沒人作聲,眾人交換了不安的眼神,顯然有些矛盾掙扎。
這時,徐明已有自己的判斷。
就在他考慮自行介入時,隊伍中的兩位知識青年站了出來。
“處長大人,我們知道這兩人。
她們跟我們也一樣,在門外等了數日,今天因有事遲到了。
能否容許她們完成登記呢?”
請求似乎獲得了同伴的支持。
見到有人出來為她們擔保,徐明饒有興趣地笑了:“嗯,你們叫什么?能證明之前你們真的來過了?”
其中一個膽大的女孩回答:
“我是王艷,她叫楊倩。
外面那兩位是張雪和王芳,我們四人本是同學,同住朝陽區朝陽北路。
得知鋼廠要招工后,我們每日都來應聘。
我們家庭狀況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