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科學進展》通常只接受特邀綜述文章,但對于真正有創新價值的研究,它們也樂意破例接納。
杜教授之前考慮署名也是出于這樣的考量,畢竟沒有知名學者的名字,編輯們可能都不會多看一眼。
盡管《航空學報》已有英文版本,但在那個時代它尚未被SCI收錄,因此在國際影響力上略顯不足。
然而,對于積累了豐富經驗并得到系統指導的許寧而言,論文發表的具體平臺并不是最重要的。
“無所謂,我相信我們華夏航空人的成就不僅僅體現在論文上。”許寧堅定地說,“我的文章主要是想與同行們分享交流,《航空學報》就已經足夠了。”
實際上,在工程領域,特別是像《航空學報》這樣的頂尖中文期刊,仍然受到行業內專業人士的關注。
假如許寧的研究成果屬于數學或物理的基礎研究,那么他肯定會選擇SCI期刊發表,因為在這些領域,中文期刊可能很少有人問津。
“保持這樣的心態非常好,但有價值的研究成果不應該被埋沒。”杜亦熵微笑著說道,他對這位年輕組員的成熟態度感到十分滿意。
“如果你的研究成果即便解密后也不能公開,那就要作為國防機密報告提交,之后可以通過等效方式認可你的學術貢獻。”
對此,許寧只是微笑點頭,并未多言。比起發表渠道,他更關心自己研究可能帶來的深遠影響。
“杜導師,今天來找您其實是關于這件事……”
說著,許寧遞給了杜亦熵一個軟盤。老教授迅速將軟盤插入電腦開始查看。
盡管年齡已長,杜亦熵卻對新技術保持著開放態度,他的電腦上安裝了各類最新的工程軟件。
“這是一組經過特殊研發的風扇葉片。”初看之下,杜亦熵以為這是許寧獨立開發的新式壓縮機葉片,但仔細觀察后發現并非如此,至少尺寸上就不匹配。
“這是基于現有航空研發理念改良的一種新型風扇葉片。”許寧解釋道。
“哦?是從外部接到的任務嗎?”杜亦熵轉頭看向他問道。
“什么都逃不過您的眼睛啊!”許寧豎起了大拇指稱贊道。
“別夸了,我知道你的意思。”杜亦熵揮揮手,“我不反對科研人員通過專業知識賺取報酬,這也是政策所允許和支持的。
但你必須記住兩點:一是不能忽視本職工作;二是要警惕那些試圖通過利益誘惑來獲取技術的行為。”
“有什么我能幫忙的嗎?”杜亦熵問。
許寧立即回應:“我想找個地方測試一下我改進的風扇,看看它的效率和噪音表現如何。”
杜亦熵點頭思考片刻后說:“我這兒可以給你寫張條子,我們學院有個風扇測試臺,它和低速翼型風筒一起,你可以下班后來使用。”
說著,他從書架上取下一疊紙,撕下一張來遞給許寧。
“不過記住,要等大家都下班了才能用,別打擾到別人的工作。”
許寧接過條子,感激地向杜亦熵致謝。
正當他打算離開時,杜亦熵又叫住了他:“哦,還有件事。”
“如果你的風扇真的改得好,記得先申請專利,然后再公開你的研發。以前有人沒這么做,結果吃了虧。”
在京航這所理工科大學里,有一個金工中心,它提供組員實踐訓練,也負責為研究項目制造各種材料的部件。
當時還沒有3D打印技術,制作特定的塑料件頗為不易。
因此,他們決定采取一個替代方案,用金屬加工出零件,再覆蓋上塑料層。
這種做法雖然可能會讓成品稍微重一些,從而增加一點噪音,但對于許寧的實驗來說,影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