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下,僅僅休息一周便選擇提前回到研究所,仿佛一切都在冥冥中有所安排。
在跑道盡頭,付正國緩緩將發動機推至半速,同時松開剎車。對于他而言,這已是駕輕就熟的操作。
短短時間內,他就順利完成了兩次試飛的所有項目,一切進展得異常順利。
最初,楊知書預計04號原型機的改裝至少需要兩周。
因此,他大方地給了自己半個月假期,心想等到許寧歸隊時,正好可以趕上首次試飛。
其實,單論起飛速度,這并非衡量飛機性能的關鍵因素。
盡管與第三代戰機相比仍有差距,但對于一款攔截機來說,12%的提速已是令人驚嘆的進步。
付正國在駕駛艙內接收到地面指揮的指示后,合上了艙蓋,輕輕轉動脖子放松一下,接著戴上氧氣面罩。
借助外部電源的幫助,他依次啟動了兩臺發動機,調整油門使轉速保持在20%。
“準備好了,我們去塔臺吧。”楊知書看了看手表上的時間,說道。
然而,飛行員的報告卻顯示,實際的性能提升甚至超過了風洞測試的結果!
按照標準程序,首先是在地面上以20公里/小時和55公里/小時的速度進行滑行測試,旨在檢驗飛機在常規滑行和擁擠機場條件下的穩定性和操控性。
付正國豐富的試飛經驗和高超技術確保了這次試飛沒有出現任何意外。在正式試飛前,詳盡的檢查是必不可少的,但一旦進入試飛階段,效率同樣重要。
通過風洞測試得知,僅更換新機翼就能使飛機在空載情況下,起飛速度由接近400公里/小時降至約350公里/小時,同時縮短了起飛距離。
這架飛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每一個細節都需謹慎對待。
不僅僅是楊知書和他的團隊,還有更多人對這次試飛充滿興趣。
比如,在112廠的另一端,來自蘇霍伊研發局的工程師阿爾喬姆和亞歷山大正協助中方同事完成殲8IIACT變穩驗證機的最終檢測。
當他們在工廠門口休息時,無意間見證了整個滑行測試的過程。
試飛本身并不需要保密,畢竟大型飛機加上渦輪噴氣發動機的巨大聲響,想完全保密也難。
不僅是廠內的員工,連周邊居民也能輕易發現這一動態。但真正重要的,是試飛過程中收集到的數據——這些才是需要嚴格保護的秘密。
大國軍工:我為祖國獻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