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翕音輕輕搖了搖頭,容色平靜道“聽見就聽見吧,正好有些話也沒辦法當(dāng)面開口,以這種方式讓他明白我的心意,也算解開了我心里的這個結(jié)。”
“可是……我看樓公子對你用情頗深,他會不會鉆牛角尖?”陳婆婆有些擔(dān)心。
葉翕音微笑搖頭“嘉鈺不是這樣的人,他若只有這點心胸,也不會把生意做的那樣好了。”
陳婆婆聽她說的有道理,便也釋然道“我老婆子活了一輩子,看人還不及你這小丫頭通透,樓公子的眼光果然不錯啊!”
葉翕音被說的有些尷尬,匆忙喝完了碗里的湯,便起身回作坊里去做事去了。
吃過午飯,葉翕音清點制作好的胭脂庫存,心里略一盤算,蹙著眉心道“這些還差著遠(yuǎn)呢,看來要想盡快把生意坐起來,光靠咱倆,人手還遠(yuǎn)遠(yuǎn)不夠。”
陳婆婆看著葉翕音眉宇間的愁色,略想了想,說道“現(xiàn)在若現(xiàn)到外面去雇生手徒工,恐怕等徒工們能上手做了,也趕不及趕年前的大集了。”
“我以前倒是收過幾個徒弟,不過后來生意不好,她們就都去了別的胭脂作坊,要不我去找找看,試試能不能把她們幾個叫回來幫忙。”
葉翕音即刻點頭“如果能找到婆婆以前的老徒弟,是最好不過了,那就辛苦婆婆了!”
陳婆婆搖頭,卻仍面帶難色道“我倒沒什么,以往她們跟我相處的倒也不錯。只是都過去這么久了,她們還肯不肯回來,我能不確定。另外把人叫回來,總要付給人家工錢……”
葉翕音安撫“婆婆不用操心,工錢的事自有我來解決!”
“那好,我這就出門去找人!”
陳婆婆也是個行動力很強(qiáng)的人,說去找雇工,當(dāng)日下午就出門去了。
等葉翕音次日再過來時,陳婆婆的屋里已經(jīng)熱熱鬧鬧坐了六七個四五十歲的媳婦,正跟陳婆婆聊得熱鬧。
看見葉翕音進(jìn)來,陳婆婆趕緊起身給眾人介紹。
“哎呦,真沒想到,師父竟然收了這么個如花似玉的小徒弟,瞧這水靈勁兒,哪像在作坊里做活的,分明就是大戶人家的閨中小姐啊!”
一個仆婦先起身過來,熱情地圍著葉翕音看了一圈,忍不住連聲夸贊。其余幾人也都紛紛跟著附和。
陳婆婆滿臉都是驕傲,笑道“巧姑你這回還真說對了,我的這位嫡傳弟子,還真是位貴府千金,只是葉姑娘喜歡做胭脂,又不辭辛苦,我才得了這個難逢的機(jī)緣。”
叫巧姑的媳婦聞言,忍不住感慨“這是婆婆的造化,也是葉姑娘跟胭脂行有緣法。婆婆的手藝在脂粉這行里,那絕對是頭一號的!”
“我在外頭做了這么多年,可沒一家胭脂作坊的手藝比得過婆婆,只可惜我們幾個都蠢笨,沒那個悟性,沒法為婆婆傳承手藝。如今有了葉姑娘,婆婆總算后繼有人啦!”
其余幾個媳婦紛紛點頭,皆是真心贊同巧姑的這番話。
婆婆笑道“巧姑這話算是說中了我的心思,如今我雖再度出山,為的卻并非是當(dāng)年的陳紀(jì)胭脂坊,而是一心只想扶持我這弟子。”
“眼下正是小音開窯制胭脂的關(guān)鍵時候,缺的就是人手,這也是我今日把你們幾位請回來的主要原因。”
陳婆婆的話題轉(zhuǎn)到正經(jīng)事上,屋里一時卻變得寂靜無聲了。
幾人神色各異,卻是皆不愿意第一個開口,安靜的場面與方才的熱鬧相比,頓時顯得有些尷尬。
見眾人每一個接話的,陳婆婆的臉色有點不好看,緊緊呡著唇角打量面前的幾人。
葉翕音卻是眸光恬靜,從容地捻著茶盅子,唇角噙著淺淺的笑意望向眾媳婦,卻也同樣沒開口的意思。
最終還是巧娘憋不住先開口了。
“實不相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