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無可奈何。”
葉翕音卻道“大都督的十萬大軍,常年駐扎于我烏豐城,烏豐城百姓歲歲以錢米供養,俗話說養兵千日,用在一時,大都督此番所為,實在令本城百姓寒心。”
“雖然大都督授命于朝堂,可當知養撫之恩最重,若大都督為朝廷之命是從,卻置我烏豐當地百姓生死于不顧,那大都督以后莫再跟當地百姓收納兵稅,還是向朝廷去要糧餉吧。”
翠玉姑點頭“葉姑娘此言極是!”
樓嘉鈺也笑道“就是,你們每年跟我們受那么多稅銀去養兵,出了事反倒要我們自己扛,那我們養著你們這滿軍營飯桶有何用?”
樓嘉鈺跟仇安浩交情甚篤,出言更是毫不客氣。
仇安浩早知大災之后,眼前這三家作為烏豐城的商賈巨頭,幾乎分擔了全城半數百姓的救治撫恤。
樓家打開三大藥倉,免費給全城百姓發放藥材,還令其名下所有醫館免費救治震后傷患;翠家搭建起全城三分之一的帳篷及時解決了百姓的安居問題。
葉翕音的夫家景府,更是自大災之后,在全城搭起十五座粥棚,勒令所有分發給百姓的粥,務必達到插筷子不倒的水準,至今沒停過一日,甚至在小年那天,還給全城的百姓發了肉饅頭。
若沒有這些商家的鼎力支撐,此刻的烏豐城恐怕早已變作死城一座。
跟面前這三戶相比,總督府的三不管態度實在令人心生愧疚。
其實,仇安浩在背地里也不止一次跟父親提議總督府派出兵馬提議幫助營救城中百姓,甚至為此還一度跟父親大人關系弄的很不愉快。
可惜兵權大印握在仇英武的手里,仇安浩就算再不滿,也沒辦法調動一兵一卒。
就眼前駐扎在此地的這兩個營的兵馬,還是仇安浩以撂挑子不干要挾,逼得仇總督實在拿兒子無可奈何,才特允他帶兵駐扎城外,卻是強令若非城中出現巨大暴亂,輕易不可帶兵進城。
其實身為總督府的二公子,又多年代父料理軍中事務,仇安浩怎會不知父親大人雖然手握重兵,可同樣也是身不由己。
可是在仇安浩看來,身為軍人,天職就是守衛本國百姓,如現在這般大災面前一味龜縮不出,算什么鐵血男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