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讓伏子厚,對那從未見過的李老有些好奇。
雖說自漢開始,世人都十分重視一個人的孝道,數百年下來,經歷天下動亂、南北朝,在很多家族內,更是開始形成‘孝’大于‘忠君’,但放眼天下,除去望族,也不會每個人都如此。
怪不得隋文帝一開始會讓李老去輔佐隋太子楊勇。
“依賢侄之言,那如今,你父親已然歸隱,不在朝廷!侄兒你是愿把女兒,許配給我伏家了?”
阿翁聽到李靖節的解釋,笑了下,反問一句。
“叔父……”
李靖節一時語塞。
看著李靖節一臉苦笑為難的樣子,阿翁氣不打一處來。
“你小時候什么性子,老夫看不出?還與老夫耍心眼,看不起我伏家就是看不起!說那么多!”
阿翁皺眉起來,一臉不耐煩的訓斥道。
“叔父!侄兒不敢……”
李靖節想起小時候,還受到伏老夫婦照顧,眼下看著伏老生氣的樣子,一臉心虛,想要繼續解釋,卻看到伏老不耐煩的擺擺手。
“能算婚約就好!老夫已經不求太多!”
阿翁看到李靖節那一臉笑容,實在是笑不出來,便看向伏子厚:“厚兒,拜見你伯父!”
伏子厚聽到阿翁的話,抬起手,對著李靖節行禮。
“子厚,拜見伯父!”
伏子厚開口說道。
與阿翁不同,阿翁是認識李靖節,所以才會因為李靖節的舉動,而生氣,但伏子厚卻不一樣,不僅從未見過李靖節,甚至此前聽都沒聽過,對李家的印象,也一直停留在李家看不起伏家這句話上。
故而方才來到蓨縣后,心中想起李家,都已經做好最壞的打算。
然而眼下看到李靖節的種種舉動,如此尊敬阿翁,伏子厚反倒是松口氣。
伏子厚清楚‘伏李’之間,真正關系密切的人,一直都是阿翁與李老,而非伏家之人與李家之人。
這就相當于苛求一個毫不相干的外人,要待你如何如何。
對方沒有阻止伏李聯姻,只是不愿意把女兒許配給自己,想要把女兒嫁給更好的人家,伏子厚不是小孩,能理解,知道這是之常情。
況且其實看著這李家伯父與阿翁交談,看著對方的舉動,伏子厚也感受到,這個李家伯父,并不是像磊家那般打心底看不起伏家,只是希望用女兒,與那些望族聯姻。
“賢侄!”
聽到伏老的話,李靖節這時候方才看向伏老身旁的少年。
得知眼前這少年,這就是本該與自己女兒有婚約的伏家子弟,本該是自己的女婿,李靖節那略微發福的臉頰上,也不由得有些尷尬。
“賢侄當真是一表人才!”
李靖節夸贊道,看向一旁的伏老,擔心伏老又說自己,連忙看向伏子厚。
“賢侄如今來到蓨縣,伯父這些年在府中,多有藏書,賢侄日后有空,盡可隨意觀閱!等過些時日,伯父也為賢侄引薦一些士族俊杰,多結交好友!等到賢侄日后有想出仕之念,與可與伯父說一聲,伯父定會為賢侄去謀一份差事!”
李靖節笑著說道,一臉和善的看著伏子厚。
“子厚,多謝伯父!”
伏子厚拱手感激道,對于眼前這個伯父,倒也有一個具體印象。
阿翁也聽出李靖節這是在彌補伏子厚,想到子厚能結交士族子弟的種種好處,臉色這才緩和下來。
“叔父一路舟車勞頓,還請進府,侄兒立即讓人備宴!”
李靖節見狀,連忙邀請伏老一家人進府內休息,并且讓人去府衙,為伏家置辦一處住所。
“能有一處容身之地就可以,備宴就不用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