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蘇澤就進入桃花源中。
三畝農田里谷穗低垂,阿農正帶著兩名農蘊童子收割稻谷。
一座小型糧倉已經建成,包括引導童子在內的靈蘊童子,都在幫著將收獲的稻谷送入糧倉中。
一個月時間,終于到了收獲了的日子。
蘇澤走到糧倉,看著飽滿的稻谷,心中安定了不少。
有這桃花源在,再怎么也能悠然過一輩子了。
蘇澤將引導童子喊來問道:
“一個月到了,雇傭靈蘊童子的文脈之氣怎么付?”
引導童子搖晃著腦袋上的蘿卜苗,對著蘇澤說道:
只要您展開長卷,同意支付就會自動扣除了。
蘇澤展開長卷,同意支付后,文脈之氣果然自動扣除了。
如今桃花源中,加上阿農一共五名農蘊童子(農田*3,花田*1,雞舍*1),還有阿紙這么一個匠蘊童子,阿遠一個遠游童子,另外還有一名樵蘊童子。
引導童子不需要支付費用,蘇澤每個月光是靈蘊童子的固定開支就已經達到了40點文脈之氣。
蘇澤原本剩下75點文脈之氣(建造糧倉-5),加上從蔡襄書法上獲得的10點,現在扣掉工資,就剩下45點文脈之氣了。
好肉疼啊。
蘇澤看向印書坊,必須要盡快開源,增加文脈之氣的固定收入。
蘇澤想到的辦法就是辦小報。
正如張堯佐辦過的小報,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識字的普及,在汴京城辦小報,其實是一件有利可圖的事情。
在街頭,就有不少專職的報童,每月靠著販售小報為生。
除了盜版邸報這類的專門刊登新聞和朝廷大政的小報之外,也有刊登新奇小說和民間故事的娛樂性小報。
蘇澤希望的,是創辦一家能讓文人投靠的小報,這樣他就能通過投稿搜集到文脈之氣了。
這也是他花費本錢,在桃花源中建造印書坊的原因。
但是發行小報這件事,在大宋是個灰色地帶。
張堯佐暗中辦小報,被發現后立刻向官家自首,親手解散了自己辦的印書坊。
要辦小報,就要偷偷的辦,這點擁有桃花源的蘇澤就有天然的優勢。
但是汴京城內的小報很多,想要創辦出名聲來,讓讀書人爭相投稿,那又是一件需要從長計議的事情了。
隨著蘇澤扣除掉文脈之氣,從長卷中飛出一個個光球,這些光球繞著靈蘊童子們飛舞,最后被他們吸入身體中。
蘇澤感覺這些蘿卜小人頭頂上的蘿卜苗都翠綠了一些,看來文脈之氣就是這些靈蘊童子的糧食啊。
引導童子說道:
恭喜桃源主人在桃花源成功渡過一個月!靈蘊童子以文脈之氣為食,如果拖欠薪水他們會工作積極性下降,長期拖欠他們就會離開桃花源,請桃源主人好好搜集文脈之氣哦!
蘇澤點點頭,只見到阿農收割完占城稻后,又開始翻整土地,接著將已經培育出牙眼的甘蔗苗種進土里。
剩余兩塊農田,也已經準備好繼續播種占城稻。
下個月就能收獲甘蔗了。
再看雞圈中的雞,已經開始穩定的下蛋,有幾頭母雞已經可以吃了。
如果手上的文脈之氣能寬裕些,蘇澤還準備種些蔬菜。
另外也不知道升級了桃花源后,能不能出現酒樓之類的建筑,如果能在桃花源制造美食,那就太舒服了。
還是要快點搜集文脈之氣啊。
蘇澤退出了桃花源,他整理了衣裝,今日是約著王安石和曾鞏聚會的日子,一定要好好褥些文脈之氣回來!
蘇澤沒有穿官袍,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