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著這個本子,他們看著小姑娘的眼神都不同了。
弄懂原理和優化改進,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要自己反復推翻理論,要經歷重重挫折,小姑娘在半個多月里就弄完了?
這是人才啊!
見連長猶豫要不要采用改進方案,老師傅們紛紛給向綿綿站臺撐腰。
人研究的這么透徹,先拿這臺壞了的機器試試水,大不了改進失敗,憑著向綿綿對這東西的理解程度,再造一份不難。
成了血賺,不成也不虧。
連長綜合考慮下,還是寫了報告給上級,對這個機器進行改進。
一臺舊機器能換來機器的設計原理,怎么看怎么劃算。
于是第二天,向綿綿就取得了改裝權限,她立刻帶著幾個老師傅和jun營的研發人員一起研究改進方案里的所需零件。
接下來的幾天里,這個機器就經過大家努力,變成了一臺加強版。
經過原料的傾注,履帶生產時連長就發現不對:“這速度,好像是提升了點?”
改進方案沒寫這一點啊?
向綿綿聽著系統小6的任務完成提示音,一邊給他解釋:“嗯,稍稍加了點效率,但是這不重要。”
她最后選擇的是改進履帶的型號,讓一臺機器能通過換配件,產出多種履帶。
現在國家最需要的其實是一物多用,一臺機器能產出多樣化的產品,效率還在其次,連原料的節省都要排在后頭。
為什么這么說呢?
目前來說華國資源是夠的,缺的是重工業成品,比起節約材料,一臺機器能多型號產出才最重要。
隨時根據生產任務調整機器型號,這才是好東西。
實驗之后,眼見這臺舊機器能隨意切換生產八種履帶,連長特別滿意,他悄咪咪拉著研發人員到一邊去,問學會了沒。
人只回了一句:“這才幾天,你當我是神仙?”
連長翻個白眼:“小姑娘無師自通,十幾天就弄會了原理還加改進,你跟著人學都學不會,要你何用?”
顧不得jun銜差距,研發人員擼起袖子臉色漲紅:“你行你上!”
他但凡有呂布的武力值,早把連長錘在地下哀嚎不已了,可惜只能擼擼袖子嚇唬人,誰讓文職沒多訓練,打不過連長呢?
兩人秉持著“比賽第一,友誼第二”的態度友好切磋了下,以連長獲勝告終。
連長扶了扶歪掉的帽子,汗都沒擦,從圍成一圈的老師傅們中擠進去,跟向綿綿笑得像狼外婆似的,聲音掐得溫柔:
“小姑娘,年紀到下鄉了沒?想不想有個編制,包吃包住包對象啊?”
這聲音,摻了兩斤糖不帶少的,恐怕他親娘媳婦都沒聽過這嗓音。
既然他指望不上jun營里的垃圾同事,那還不趕快把小天才特招入伍,放跑了這個機會的都是傻子。
向綿綿正手把手教老師傅們怎么吃透機器改進的原理,看到連長的表情嚇得一抖。
之前多么威嚴正直的兵哥哥,怎么一場機器改進的功夫,變成了像拿著棒棒糖哄騙小孩的怪叔叔。
她一哆嗦,幾個老師傅就對連長怒目而視,嚇著他們的小老師怎么行?
跟過來的研究人員把連長一拽,趕緊往后捎捎,別耽誤他們學習進步。
眼見幾個能當向綿綿爹的男人都在聚精會神的學習,連長摸摸后腦勺,根本想不通這什么情況。
丟不丟份啊,活這么多年還沒小女孩厲害!
在幾個學習的人眼里,不就是拜小女孩為師嘛,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只要是別人比自己好的地方,不恥下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