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張旭心里還有一句沒問出來,那就是現在的教育制度是個什么制度
你又想改革成什么樣。
不過怕丟人,沒好意思問,說起大元的教育制度,那真的是亂成了一鍋粥,哪怕是有了張養浩幫著大元恢復了科舉制度,但是對于人才的培養,依然是個謎。
元人懼怕漢人當官,也就不稀罕去真心實意的搞這些東西。
這也是為什么劉伯溫這般的大才,竟然只能做過小的不能再小的官了。
因為在他前面的進士們,十有連大字都不認幾個。
斷絕了漢人的官途,這也是大元走向覆滅的重要原因之一。
等到新的王朝建立,勢必會要重新建立教育制度,沒想到這小子看的倒是足夠長遠。
若是他的改革足夠優秀,那么朱元璋肯定是要借鑒的,到時候這臭小子對于帝國的影響絕對是足夠深遠。
甚至說是千秋偉業也不無不可。
不由的張旭看向朱振的眼神變得有些欽佩,難怪這般年紀就能做到伯爵,實在是人家的眼光長遠,找問題核心的能力足夠強。
朱振呵呵一笑,也沒有避諱,將心中的計劃和盤托出。
“從隋朝開始,帝國將科舉取士作為選拔人才的重中之重,一定程度上摧毀了世家對權利的壟斷,給了寒門鯉魚躍龍門的機會。但是如果細數走上高位的官員,大多數其實還是世家子弟,或者說是足夠天才的子弟,而所謂的努力占有的比例實在是太少了。所以我將隋唐、宋元的教育制度姑且稱為精英制度,這種制度的核心就是要么你足夠優秀,要么你的父母長輩足夠優秀,其實一定程度上,還是世家影響著天下。但這天下之大,普通人何止萬萬,愿意努力改變自己命運的人,又何止千萬。”
教育制度的好壞,哪怕是在后世,也是社會上一直爭論的問題。
而應試教育更是飽受詬病,被噴得一無是處。
甚至一些普通人也跟著天天瞎喊,素質教育,素質教育。
只能落后久了,對于外面的東西,過于羨慕,而忽視了自身的優點。
中國孩子沒自由,這是全世界公認的事實。
家長更喜歡讓孩子們課余時間參加補習班,或者練書法、學國畫、玩樂器、背古詩等等。
雖然現實生活根本用不到這些,但家長們普遍認為文采風流是很有必要的。
可普通家庭就算是再努力,又能讓孩子接受多好的素質教育?
一架鋼琴,就未必是一個普通工薪家庭買得起的。
一個養馬場,哪怕是中產之家,也不敢胡思亂想。
至于培養孩子,學習下駕駛飛機之類的,更是想都不敢想。
所以應試教育確實存在缺點,但是也有他足夠大的有點,那就是他足夠公平!
一直到七十年代之前,國內的受教育程度還是一個低到讓人發指的程度,誰都知道國家想強大、經濟要騰飛就需要無數的人才,可是念書的人都沒有幾個,又哪里有人才
所以,國內的教育制度就必須反映國慶的需要,那個時候我們需要的不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不是外星殖民的高科技理論,我們要的是大批大批的知識分子來填補無數的崗位。
原子彈有一顆就足夠了,我們需要更多的是有學歷的普通人,充斥到改革大潮中的各個崗位。
正是這種特殊的國情,國內的高校成為將知識分子當作流水線產品從而生產的工廠。菡萏文學
那不是落后,而是面對現狀的一種無奈的妥協,更是社會發展的需要。社會發展的規律就決定了那樣的一種教育制度,哪怕有人強硬的將其扭轉為歐美一般的精英教育制度,最終照樣還是得被社會的潮流強勢逆轉。
某種程度來說,教育制度也是一種社會需求,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