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拉上賊船。
看著旁邊兒一直偷偷打量自己的世家,眼神飄忽,劉伯溫心里就跟很透徹。
這是拿著我當槍使呢。
呵呵,這時候都知道害怕了?
可是又不愿意讓出利益,又想平息事態,就想讓我劉伯溫舍下這張老臉來為你們出頭?
真是一群自以為是的蠢貨啊……劉伯溫略作沉吟,無奈嘆息道“諸位恐怕對朱振此人的性情所知有限,因此才會三番四次的對其下手,以為可以憑憑皆諸位的手段抵抗吳國公經略淮安的心思,實則大錯特錯!朱振是何方人物?
他敢打張士誠,他敢打大都的張家,他敢跟北元硬碰硬。
他會怕你們世家?
諸位,你們的思維太落伍了,就算是你們僥幸殺死了朱振,其實也是給了吳國公直接派兵鎮壓的借口。
殺不死朱振,此子行事率性而為,根本不考慮后果,很容易意氣用事。
先前差點命喪霍山,此時想必朱振心里也憋著火氣,就算是老夫親自出面,恐怕也未必如愿。”
這話真一半假一半,未必全部如此,可也不是沒道理。
朱振設下此局,就是讓你們心驚膽顫,從而俯首低頭。
能夠擁有如此智慧的年輕人,自然是不會輕易大開殺戒,導致自己的履歷留下難以抹滅的污點。
換句話說,人家的志氣在廟堂之上,在經國濟世,區區淮安一隅,不過是朱振的踏腳石而已,怎肯與你們玉石俱焚,影響此后的前程?
朱振所謀者,利益而已。
但此利益非是金錢名利,而是淮安世家非但以后不能對其掣肘,反而要大加支持。
這等同于從淮安世家的嘴里搶食兒,淮安世家豈能愿意?
所以朱振就弄出這么一個“義士”,猶如懸在淮安世家頭上的一把刀。
對我的事情大力支持,那就你好我好大家好,皆大歡喜;反之若是諸多掣肘,跟我較勁,那我也不介意弄死兩個!在劉伯溫看來,朱振此舉雖然精妙,但其本意大抵不過是嚇唬嚇唬這幫養尊處優的世家子弟而已……劉伯溫將話也跟大伙挑明了,讓我就憑著一張老臉去找朱振,那是不可能的。
我這老臉雖然值錢,可你們也得表示表示吧?
畢竟你們可是把人往死里得罪。
張素卿算是在場的明白人,看出了不少東西,見眾人一臉尷尬之色,上前作揖開口道“劉先生。
若是依您之見……那朱振究竟意欲何為,吾等要如何才能令其消弭怒火?”
劉伯溫不答,反而問眾人道“大家的意思如何?”
眾人也都聽明白了劉伯溫言外之意,便都表態道“只是不知朱振到底要如何條件,吾等心中忐忑。”
給朱振一些好處不是不行,但誰知道這小子胃口有多大呢?
若是再弄一個五十萬兩,大家可實在吃不消……劉伯溫就點頭道“諸位之意,老夫已心中有數。
且先將銀錢給朱振送去,將家人贖回,老夫明日自會遞上名帖,與朱振好生談談,無論如何亦要平息其怒火。
哪怕不能消除隔閡,亦務必使其不至于怒而殺人。”
“此正是吾等所想,一切就拜托劉先生了。”
眾人對劉伯溫愿意出頭心存感激,畢竟人家老早就警告大家不要招惹朱振,偏偏誰都不聽。
現在鬧到這種程度,卻還要將劉伯溫請出來主持大局,心中難免愧疚。
至于一直默不作聲的王家……則沒人搭理。
次事件之中,王家的表現著實拙劣,惹得大家極為不滿。
王家之前一直信誓旦旦說,這比銀子就如同大風刮來的,不掙白不掙,反正朱振也拿不到一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