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的證據。
可誰知道,淮安世家在先前輸給朱振一場的情況下,再次損失慘重。
這一次比損失些戰兵更讓世家心痛。
要知道這些銀子可是世代人的積累,說拿出來就拿出來了,事后不知道要花多少時間去掙呢。
其實眼下的情況,不管是張家,還是王家,都已經無力對淮安的大局進行掌控,甚至打架隱隱約約已經明白,大家有一種被朱振牽著鼻子走的感覺。
最后也是無奈之下,不得不求劉伯溫出頭。
到現在大家才明白什么叫做朝中有人。
淮安乃是江南的世家,文人,凡事還得看劉伯溫。
就沖劉伯溫這份本不關他事卻依舊義不容辭替大家出頭的這份仗義,往后就還得以劉伯溫馬首是瞻!至于王家、張家、還是已經成為過去的趙家,差太遠了。
劉伯溫答應出面,諸人盡皆放下一半心思,想來那朱振再如何桀驁,也得給這位大佬面子吧?
更何況各家還會各有謝儀奉上。
見到劉伯溫面露倦容,眾人紛紛起身告辭,回家就將錢送去,好將家中子弟贖回來……眾人拖拖拉拉的離去,劉伯溫嘆口氣,揉了揉太陽穴。
這一趟淮安之行,凡事都要費心費力,讓劉伯溫感覺很是疲憊。
尤其是這種內部勾心斗角的事情,根本不是劉伯溫喜歡的。
在他看來,漢人江山之所以被元人奪去,就是因為我們內部內耗不斷導致的。
等到此間事了,自己就返回應天,再也不摻合這種倒灶事。
既然朱振有本事將這群家伙玩弄于鼓掌之中,自己何必來這里“搗亂。”
命侍女用凈水浸濕了帕子,擦了擦臉,提了提精神,將老仆叫來,親筆寫了一封書信交給他,叮囑道“待會兒就帶著銀錢去把贖人,叫這封信交給朱振,就說你小子能耐了,老師在此,還想著讓老師親自登門拜訪嗎?”
老仆有些吃驚,遲疑道“這個……是不是會讓伯爵不悅?”
那朱振雖然是劉伯溫的晚輩,但是身份和地位,其實都比劉伯溫來的要尊貴。
而且此時劉家其實也參與其中,主家還做如此高姿態,會不會有些不合適。
劉伯溫解釋道“你們啊,就是不知道琢磨人心,你們都看到了朱振強勢的一面,但是你何時見他欺壓過百姓,何時不尊老愛幼?
你們是被這個世界不正常的事情影響太多,反而有人表現的正常的時候,你們卻不理解。
去吧,這小子肯定會來的,老夫的眼睛又不瞎。”
說著,頗有些感慨的說道“這小子才多年輕,現在是隨著國公打江山,將來呢?
待到王朝建立,老臣老去,他勢必會成為年青一代執牛耳者。
能做執牛耳者,又豈會沒有風度?”
老仆心里微微一震,沒想到主人對朱振的評價會高到這種地步。
。